时间: 2025-05-05 13:27: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13:27:53
作者: 苏轼 〔宋代〕
西湖小雨晴,滟滟春渠长。
来従古城角,夜半传新响。
使君欲春游,浚沼役千掌。
纷纭具畚锸,闹若蚁运壤。
夭桃弄春色,生意寒犹怏。
惟有落残梅,标格若矜爽。
游人坌已集,挈榼三且两。
醉客卧道傍,扶起尚偃仰。
池台信宏丽,贵与民同赏。
但恐城市欢,不知田野怆。
颍川七不登,野气长苍莽。
谁知万里客,湖上独长想。
西湖在细雨中显得格外晴朗,春天的水面波光粼粼,延绵不绝。
我从古老的城角走来,夜半时分传来新的声响。
使君想要春游,挖掘池沼让人忙碌不已。
人们纷纷拿着铲子,热闹得像蚂蚁搬家。
桃花在春风中摇曳,生机勃勃,然而我心中仍感寒意。
只有那落下的残梅,仍然保持着清爽的气质。
游人已经聚集,提着酒壶的有三人,也有两人。
醉客躺在路旁,扶起仍然摇摇欲倒。
池台真是宏伟美丽,和百姓一起欣赏是多么珍贵。
但恐怕城中的欢乐,未曾知道乡野的愁苦。
颍川的七个地方我都未曾到过,乡间的气息依旧苍茫。
谁能理解,远在万里之外的我,独自对湖水长久思念。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生活在动荡的政治环境中,以豪放的个性和深邃的思想著称。他的诗歌广泛反映了个人的情感和对社会的观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苏轼被贬黄州期间,表现了他在西湖游赏时的感受,透过自然景物表现出对人情世事的感慨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许州西湖》展现了苏轼对西湖美景的描绘与内心情感的交织。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春雨后的西湖,水面波光粼粼,生机盎然,给人一种清新与宁静的感觉。诗人以“使君欲春游”开篇,暗示了地方官员对自然美的向往,随后描绘了人们热情参与春游的景象,仿佛能听到铲子与泥土碰撞的声音,表现出一种生动的春日气息。然而,诗的后半段转向个人情绪的流露,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与对城市喧嚣的担忧交织在一起,体现出一种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对现实的无奈。最后的“谁知万里客,湖上独长想”,更是将个人的孤独与思念情感推向高潮,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深邃与复杂。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西湖的美景与人们的欢愉,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故乡的思念,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世繁华的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西湖”是指哪一个地方?
诗人对城市的态度是?
“夭桃弄春色”中“夭桃”指的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