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梅两绝》

时间: 2025-04-27 15:42:11

诗句

风霜摇落都庐尽,一点春回造化家。

万物成终又成始,须将艮体看梅花。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5:42:11

原文展示:

梅两绝 洪咨夔 〔宋代〕

风霜摇落都庐尽,一点春回造化家。 万物成终又成始,须将艮体看梅花。

白话文翻译:

风霜使得万物凋零殆尽,但春天的一点生机已悄然回到大自然的家中。 万物经历终结又迎来新生,我们必须从梅花那坚韧不拔的品性中领悟这一道理。

注释:

  • 风霜摇落:指风霜使植物凋零。
  • 都庐尽:全部结束。
  • 造化家:指大自然。
  • 艮体:指坚硬、坚韧的性质。
  • 梅花:在中国文化中象征坚韧和新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洪咨夔,宋代诗人,其诗作多表现自然景色和人生哲理,风格清新自然,善于通过自然景物抒发情感和思考人生。

创作背景: 这首诗通过描绘梅花在风霜后的坚韧和春天的回归,表达了万物循环不息、生命力顽强的哲理。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梅花为主题,通过描绘梅花在严冬中的坚韧和春天的回归,表达了作者对生命循环和自然法则的深刻理解。诗中“风霜摇落都庐尽”一句,描绘了严冬的残酷,但紧接着的“一点春回造化家”则预示了春天的到来和生命的复苏。最后两句“万物成终又成始,须将艮体看梅花”则是对梅花坚韧品质的赞美,同时也是对人生哲理的深刻阐述,即无论环境如何恶劣,生命总有其不屈不挠的力量。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第一句“风霜摇落都庐尽”,通过“风霜”和“摇落”描绘了严冬的残酷,而“都庐尽”则强调了这种残酷的普遍性。
  • 第二句“一点春回造化家”,用“一点春”来象征生命的希望和春天的到来,而“造化家”则指大自然,强调了自然界的循环和生命的复苏。
  • 第三句“万物成终又成始”,表达了万物循环不息的哲理,即生命总有其开始和结束,但总会有新的开始。
  • 第四句“须将艮体看梅花”,通过对梅花的描述,强调了坚韧不拔的品质,同时也是对人生哲理的阐述。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将春天的到来比喻为“一点春回造化家”,形象地表达了生命的复苏。
  • 拟人:将大自然拟人化为“造化家”,增强了诗句的生动性。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生命的循环和坚韧不拔的品质。通过梅花的形象,表达了无论环境如何恶劣,生命总有其不屈不挠的力量。

意象分析:

  • 梅花:象征坚韧和新生,是中国文化中常见的意象。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一点春回造化家”中的“造化家”指的是什么? A. 大自然 B. 人类 C. 神灵 D. 动物 答案:A

  2. 诗中“须将艮体看梅花”中的“艮体”指的是什么? A. 柔软 B. 坚韧 C. 美丽 D. 脆弱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安石的《梅花》:同样以梅花为主题,表达了梅花的坚韧和美丽。

诗词对比:

  • 王安石的《梅花》与洪咨夔的《梅两绝》:两者都以梅花为主题,但王安石的诗更多地强调了梅花的美丽和坚韧,而洪咨夔的诗则更多地强调了生命的循环和坚韧不拔的品质。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辞典》
  • 《宋诗选注》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 / 题北榭碑 赠从孙义兴宰铭 古风其三十八 观博平王志安少府山水粉图 宫中行乐词 其三 宿鰕湖 宣州九日闻崔四侍御与宇文太守游敬亭余时登响山不同此赏醉后寄崔侍御 送友人 送友人游梅湖 春怨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涕泗滂沲 同字框的字 占破 包含业的成语 披沥肝胆 殊功劲节 鳥字旁的字 斗字旁的字 有酒胆,无饭力 耳刀旁的字 砥名励节 尘物 国税 婀娜妩媚 母字旁的字 误入歧途 包含吁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