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路逢徽州送牡丹入都》

时间: 2025-05-05 04:32:15

诗句

飞絮游弄霁中华,出门芳草渺天涯。

太平莫道全无象,脱绣鸣铃传送花。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4:32:15

原文展示:

路逢徽州送牡丹入都 洪咨夔 〔宋代〕

飞絮游弄霁中华,出门芳草渺天涯。 太平莫道全无象,脱绣鸣铃传送花。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飘飞的柳絮在晴朗的中华大地上嬉戏,出门远望,芳草连天,无边无际。不要说太平盛世没有迹象,你看那脱去绣衣、鸣响铃铛的马车,正传送着牡丹花。

注释:

字词注释:

  • 飞絮:飘飞的柳絮。
  • 霁:天气放晴。
  • 中华:指中国。
  • 渺天涯:形容芳草连绵,远至天边。
  • 太平:指太平盛世。
  • 脱绣:脱去华丽的装饰。
  • 鸣铃:马车上铃铛的响声。

典故解析:

  • 无特定典故,主要描绘太平盛世的景象。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洪咨夔,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多反映社会现实,风格清新自然。此诗通过描绘太平盛世的景象,表达了对和平繁荣的赞美。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创作于宋代太平盛世时期,诗人通过描绘送牡丹入都的场景,展现了社会的繁荣和安宁。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简洁的语言,描绘了太平盛世的景象。首句“飞絮游弄霁中华”以飘飞的柳絮象征春天的到来和国家的繁荣,而“出门芳草渺天涯”则进一步以芳草连天来象征国家的辽阔和安宁。后两句“太平莫道全无象,脱绣鸣铃传送花”则通过具体的场景——送牡丹入都,来具体展现太平盛世的繁荣景象。整首诗语言流畅,意境开阔,表达了对和平繁荣的深切赞美。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飞絮游弄霁中华”:飘飞的柳絮在晴朗的中华大地上嬉戏,象征春天的到来和国家的繁荣。
  2. “出门芳草渺天涯”:出门远望,芳草连天,无边无际,象征国家的辽阔和安宁。
  3. “太平莫道全无象”:不要说太平盛世没有迹象,强调太平盛世是有具体表现的。
  4. “脱绣鸣铃传送花”:脱去华丽的装饰,鸣响铃铛的马车,正传送着牡丹花,具体展现太平盛世的繁荣景象。

修辞手法:

  • 比喻:用“飞絮”比喻春天的到来,用“芳草渺天涯”比喻国家的辽阔。
  • 象征:通过送牡丹入都的场景,象征太平盛世的繁荣。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具体的场景,展现了太平盛世的繁荣景象,表达了对和平繁荣的深切赞美。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飞絮:春天的象征,国家的繁荣。
  • 芳草渺天涯:国家的辽阔和安宁。
  • 脱绣鸣铃传送花:太平盛世的繁荣景象。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飞絮游弄霁中华”中的“霁”是什么意思? A. 下雨 B. 晴朗 C. 阴天
  2. 诗中“太平莫道全无象”中的“象”指的是什么? A. 大象 B. 迹象 C. 形象
  3. 诗中“脱绣鸣铃传送花”描绘的是什么场景? A. 战争 B. 送花 C. 狩猎

答案: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通过春天的景象表达对国家的忧虑和希望。
  •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通过送别的场景表达对友人的深情。

诗词对比:

  • 杜甫《春望》与洪咨夔《路逢徽州送牡丹入都》:两者都通过春天的景象表达情感,但杜甫更多表达忧虑,而洪咨夔则表达赞美。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洪咨夔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中国古代文学史》:了解宋代文学的背景和特点。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浣溪沙(亲旧蕲口相访) 水调歌头·舣棹太湖岸 水调歌头·过岳阳楼作 夜游宫(句景亭) 雨中花慢 水调歌头 其八 桂林中秋 仲钦寄民为重斋诗和答 其二 八桂堂池上赏莲纳凉 湖湘以竹车激水粳稻如云书此能仁院壁 送张司户还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比字旁的字 顾三不顾四 士字旁的字 散灰扃户 幺字旁的字 容量瓶 廴旁的字有哪些?带廴的汉字大全 拼音rui的汉字_rui的字有哪些 巾字旁的字 力字繁体字怎么写?这份力字繁体字详解,助你正确书写汉字_汉字繁体字学习 之字加偏旁的字有哪些?这份列表让你快速掌握_汉字偏旁学习 伦字开头成语大全_伦字开头成语汇总 满不在意 一身五世 坐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便宜施行 春韭秋菘 皮靴页儿 疑误天下 夕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