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6:36: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6:36:32
南山南面五千仞,瀑步飞来自山顶。真人言我昔曾登,争奈今生都不省。华山北面始披图,万壑千峰一一殊。长记真人言向我,曾登山顶看寰区。
南山南面有五千仞高的山,瀑布从山顶飞流而下。真人告诉我,过去我曾经登上过山顶,然而如今的我却完全不记得了。华山的北面开始呈现在眼前,万壑千峰各有不同。我依然记得那位真人曾告诉我,我曾登上山顶俯瞰整个世界。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真人”的提法常见于道教文化中,代表着修道成仙的人,具备超凡的智慧和能力。在诗中,真人的言辞代表了对过去经历的怀念与启示。
作者介绍: 马默,宋代诗人,生活于一个文人雅士崇尚山水的时期。他的诗歌深受自然风光和哲理思考的影响,作品多表现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和对自然的崇敬。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马默对华山的游览之际,华山作为五岳之一,象征着高峰和险峻。诗中反映了他对人生经历的感慨,以及对过往记忆的追寻。
《题华山图》是一首借景抒情的山水诗,通过描绘华山的壮丽景色,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感悟与哲思。诗中提到的“真人”不仅是对超凡境界的向往,更是对自身经历的反思。诗的开篇以“南山南面五千仞”引入,直接将读者带入壮丽的自然景观中,尝试以崇高的山峰展现自然的伟大与人类的渺小。
随着诗意的发展,作者回忆起曾有的登山经历,却因时光流逝而变得模糊。在“争奈今生都不省”中流露出对过去的无奈与惋惜,既是对岁月的感慨,也是对自我存在的深思。最后,诗的结尾通过“长记真人言向我,曾登山顶看寰区”将主题升华,强调了人与自然、人与时间之间的深刻联系。
整首诗以华山为背景,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的崇敬与对人生的反思,诗情画意交融,给人以深刻的启迪。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对华山壮丽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过去经历的追忆与人生的思考。它反映了自然的伟大与人生的短暂,传达了对超然境界的向往与对生命意义的探索。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真人”主要象征什么?
A. 普通人
B. 超凡的智慧与境界
C. 诗人自己
D. 过去的回忆
“南山南面五千仞”中的“仞”指的是什么?
A. 山的宽度
B. 山的高度
C. 河流的深度
D. 仙人的身高
诗中“争奈今生都不省”体现了怎样的情感?
A. 对时间的感激
B. 对往昔的惋惜
C. 对未来的期待
D. 对自然的敬畏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
以上内容为《题华山图》的深入解析与学习资料,希望对您理解这首古诗词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