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6:42: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6:42:26
咏西湖十洲 柳汀
作者: 刘珵 〔宋代〕
江渡隋堤千万缕,
年年折尽最长条。
谁知烟雨汀洲晚,
闲舞东风拂画桥。
全诗翻译:
江上的渡口与隋朝的堤岸上有千丝万缕的柳条,
每年都折断了最长的一条。
谁能知道在烟雨朦胧的傍晚,
东风轻拂着画桥时,柳条悠然地舞动着。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隋堤”可追溯至隋朝时期的水利工程,象征着人类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诗中描绘的景象体现了南宋时期对自然美的向往,以及对生活闲适状态的追求。
作者介绍:
刘珵,宋代诗人,生活在南宋时期。他的诗歌多描写自然风光,语言清新,情感真挚,常常流露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的敬畏。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南宋时期,正是文人墨客追求恬静生活、陶冶情操的时代。西湖作为著名的风景名胜,吸引了无数文人雅士前来游览、吟咏,成为抒发情感的理想之地。
《咏西湖十洲 柳汀》是一首描绘自然风光和人文情怀的诗作。诗的开头以“江渡隋堤千万缕”引入,描绘了西湖边柳树的婀娜多姿,展现了水乡的柔美。这里的“千万缕”不仅体现了柳条的繁多,更暗示了生命的细腻与脆弱。随后的“年年折尽最长条”则展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似乎在感叹生命的无常和岁月的流逝。
诗的后半段,“谁知烟雨汀洲晚”,烟雨中的汀洲呈现出一种朦胧而神秘的美感,诗人借此表达了对这一自然景象的沉醉与向往。“闲舞东风拂画桥”则营造出一种宁静悠然的氛围,东风轻轻拂过,柳条随风舞动,仿佛整个环境都在随着东风的节奏而轻轻摇曳,给人一种生机与和谐的感觉。
整首诗以自然为背景,融入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展现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自然的热爱,流露出一种闲适、宁静的情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与对人生命运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向往及对生活的思考,流露出一种闲适、宁静的情感基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隋堤”指的是哪个朝代的建筑?
诗中“年年折尽最长条”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闲舞东风”中的“东风”象征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比较刘珵的《咏西湖十洲 柳汀》与李白的《庐山谣》,两者均描绘自然美,但刘珵更注重细腻的描写和情感的表达,而李白则强调气势磅礴和豪情壮志。两者风格各异,却同样展现了对自然的热爱。
推荐书目:
以上内容为《咏西湖十洲 柳汀》的全面分析与解读,希望对你理解这首诗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