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题海州怀仁令藏春亭》

时间: 2025-05-02 14:43:13

诗句

闻道山中贤长官,种花不肯放春还。

故知车马红尘地,催促东风不得闲。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4:43:13

原文展示:

题海州怀仁令藏春亭 张耒 〔宋代〕

闻道山中贤长官,种花不肯放春还。 故知车马红尘地,催促东风不得闲。

白话文翻译:

听说山中有位贤德的长官,他种花却不愿让春天离去。 因此知道在这车马喧嚣、尘土飞扬的地方,东风也被催促得无法闲暇。

注释:

字词注释:

  • 闻道:听说。
  • 山中:指偏远的山区。
  • 贤长官:有德行的官员。
  • 种花:指进行美化环境的行动。
  • 不肯放春还:不愿让春天离去,比喻不愿让美好时光结束。
  • 故知:因此知道。
  • 车马红尘地:指繁华喧嚣的城市。
  • 催促:急迫地促使。
  • 东风:春风,这里指春天的气息。
  • 不得闲:无法休息。

典故解析:

  • 无特定典故,但诗中“种花不肯放春还”可能暗指长官希望保持地方的美好和安宁,不愿让世俗的喧嚣侵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耒(1054-1114),字文潜,号柯山,北宋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文多反映社会现实,风格清新自然,尤以诗见长。此诗可能是在他任职或游历海州时所作,表达了对贤德长官的赞赏和对世俗喧嚣的感慨。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是在张耒访问海州时,对当地长官的治理和环境美化表示赞赏,同时也表达了对城市喧嚣的不满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山中贤长官种花行为的描述,展现了作者对宁静、美好生活的向往。诗中“种花不肯放春还”一句,既表达了对长官美化环境、保持地方安宁的赞赏,也隐含了对世俗喧嚣的厌倦。后两句“故知车马红尘地,催促东风不得闲”,则进一步以东风被催促不得闲的形象,比喻了城市生活的忙碌和喧嚣,与山中的宁静形成鲜明对比。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和对现实社会的不满。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闻道山中贤长官,种花不肯放春还。” —— 听说山中有位贤德的长官,他种花却不愿让春天离去。这里“种花”象征着美化环境,“不肯放春还”则表达了长官希望保持地方的美好和安宁,不愿让世俗的喧嚣侵扰。
  2. “故知车马红尘地,催促东风不得闲。” —— 因此知道在这车马喧嚣、尘土飞扬的地方,东风也被催促得无法闲暇。这里“车马红尘地”指繁华喧嚣的城市,“催促东风不得闲”则形象地描绘了城市生活的忙碌和喧嚣。

修辞手法:

  • 拟人:将东风拟人化,说它“不得闲”,形象地表达了城市生活的忙碌和喧嚣。
  • 对比:通过山中宁静与城市喧嚣的对比,突出了作者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山中贤长官种花行为的描述,表达了作者对宁静、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世俗喧嚣的厌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种花:象征美化环境,保持地方的美好和安宁。
  • 东风:象征春天的气息,这里比喻宁静的生活状态。
  • 车马红尘地:象征繁华喧嚣的城市生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种花不肯放春还”一句,表达了长官的什么愿望? A. 希望春天永远停留 B. 希望城市永远繁华 C. 希望地方永远安宁 D. 希望自己永远年轻 答案:C

  2. 诗中“催促东风不得闲”一句,比喻了什么? A. 春天的忙碌 B. 城市的喧嚣 C. 长官的勤劳 D. 作者的焦虑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表达了作者对山中宁静生活的向往。
  • 杜甫的《春望》:反映了作者对战乱时代的忧虑和对和平生活的渴望。

诗词对比:

  • 张耒的《题海州怀仁令藏春亭》与王维的《山居秋暝》都表达了作者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但张耒的诗更多地反映了城市喧嚣与山中宁静的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张耒的多首诗作,有助于深入了解其诗歌风格。
  • 《宋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和特点,有助于理解张耒诗歌的背景。

相关查询

送仲晦 秋日怀元晦 秋日 梅花 寄南康使君仲晦五十二兄 季夏有怀仲晦 菩萨蛮(夜宿崇安县第三铺闻吹箫) 江神子(晚泊分水)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傻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旌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龠字旁的字 角字旁的字 声色狗马 提手旁的字 勇而无谋 唜訾 豸豸 风字旁的字 伊阿宋 和平共处 手字旁的字 轻手轻脚 侔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灵承 棕鱼 心碎胆裂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