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春日寻浐川王处士》

时间: 2025-08-07 17:49:00

诗句

碧草径微断,白云扉晚开。

罢琴松韵发,鉴水月光来。

宿鸟排花动,樵童浇竹回。

与君同露坐,涧石拂青苔。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07 17:49:00

原文展示

春日寻浐川王处士
作者:马戴 〔唐代〕

碧草径微断,白云扉晚开。
罢琴松韵发,鉴水月光来。
宿鸟排花动,樵童浇竹回。
与君同露坐,涧石拂青苔。

白话文翻译

春日里,我在微微断开的碧草小径上漫步,白云在傍晚时分缓缓打开。放下琴弦,松树间的音韵依旧回响,水中的月光也渐渐浮现。栖息的鸟儿在花间飞动,砍柴的孩子正浇灌着竹子。愿与您一同坐在露水中,涧边的石头轻轻抚过青苔。

注释

  • 碧草径:碧绿的草地小径,象征春天的生机。
  • 微断:形容小径的曲折与断续。
  • 白云扉晚开:指傍晚时分白云如门扉般缓缓开启,寓意天色渐暗。
  • 罢琴:停下弹琴。
  • 松韵:松树间的音韵,形容自然的和谐。
  • 鉴水:水面如镜,反射月光。
  • 宿鸟:栖息的鸟儿。
  • 樵童:砍柴的少年。
  • 与君同露坐:表达与友人同享春日的惬意。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马戴,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主要以山水田园诗著称。他的诗作常流露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隐逸生活的追求。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春季,作者游览于浐川,寻访王处士。诗中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人与自然的和谐,表达了作者对隐士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马戴的《春日寻浐川王处士》是一首描绘春日自然景色的山水田园诗。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宁静。开篇的“碧草径微断,白云扉晚开”两句,勾勒出一幅清新的自然画卷,给人一种幽静、恬淡的感觉。接下来的“罢琴松韵发,鉴水月光来”,将音乐与自然结合,表现了自然环境中蕴含的美好音律,水面映照的月光,更添了几分诗意。

“宿鸟排花动,樵童浇竹回”一句,描绘了生机勃勃的春天,栖息的小鸟和忙碌的樵童,展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最后“与君同露坐,涧石拂青苔”表达了作者与友人共享春日美好时光的愿望,令人感受到一种悠然自得、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这首诗不仅描绘了自然之美,也蕴含着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展现了唐代诗人对自然和友谊的深刻理解与珍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碧草径微断:描绘春天的草地小径,意在表现自然的生机。
  2. 白云扉晚开:白云在傍晚的轻盈与宁静,映衬出时间的流逝。
  3. 罢琴松韵发:放下琴声,松树间的回响依然存在,表现自然的和谐。
  4. 鉴水月光来:水面如镜,反射出明亮的月光,增添了诗的意境。
  5. 宿鸟排花动:鸟儿在花间穿梭,体现了春天的活力。
  6. 樵童浇竹回:砍柴的少年在浇灌竹子,展现人与自然的互动。
  7. 与君同露坐:表达愿与友人共享春日的心情。
  8. 涧石拂青苔:涧边的石头轻拂青苔,意象细腻而富有生气。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将自然景象与人情结合,增强诗的感染力。
  • 拟人:鸟儿与松树的描写,赋予自然以生命,增强了诗的生动性。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平衡对称,形成和谐的音韵。

主题思想:诗歌的主题在于表现春日的自然美,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传达出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碧草:象征生机与希望。
  • 白云:代表宁静与变化。
  • 松韵:寓意自然的音乐。
  • 月光:象征清幽与静谧。
  • 宿鸟:象征生命的活力。
  • 樵童: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碧草径微断”中的“微断”指的是: A. 小路很长
    B. 小路断断续续
    C. 小路很宽
    答案:B

  2. “与君同露坐”中“君”指的是: A. 朋友
    B. 家人
    C. 自己
    答案:A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1. 《唐诗三百首》
  2. 《古诗词鉴赏辞典》
  3. 《中国古代诗歌选》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全面理解马戴的《春日寻浐川王处士》。希望对您学习古诗有所帮助!

相关查询

访约斋三绝 买乌薪戏题 余曩官都下有一铁瓶甚古贮汤宿火以供朝谒归 平原郡王南园诗二十一首 其十九 远尘 赋鞏丈鹦鹉三首 次韵仲志荷珠 寄方叔游法轮寺三首 牙将脱龃龉牴牾时或隐痛戏成 赋赤松金宣义十月牡丹 咏菊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入字旁的字 靣字旁的字 侵耗 恕辞 野心勃勃 胆颤心寒 遗世拔俗 考生 努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鼎字旁的字 神憎鬼厌 阪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大字旁的字 鬼字旁的字 别无二致 距逆 撰録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