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20:54: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20:54:00
送去华法师
贾岛 〔唐代〕
在越居何寺,东南水路归。
秋江洗一钵,寒日晒三衣。
默听鸿声尽,行看叶影飞。
囊中无宝货,船户夜扃稀。
诗的意思是:您在越地的哪座寺庙居住?东南的水路将您送回。秋天的江水洗净了一个钵,寒冷的阳光下晒干了三件衣服。我静静地听着鸿雁的声音消失,走着走着看着树叶在风中飞舞。我的囊中没有宝物,船家夜里关门不多。
作者介绍:贾岛(约779年-843年),字阮,号天童,唐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风格和独特的叙事方式而著称,尤其擅长于五律和古体诗。
创作背景:此诗可能写于贾岛在旅途中,正值秋天,表达了他对即将离别的法师的依依惜别之情,同时也反映了他对人生、物质财富的淡泊态度。
贾岛的《送去华法师》是一首充满情感的送别诗,展示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全诗采用简洁的语言,勾勒了一幅秋天的水乡景象,诗中不仅有对自然景色的描写,还有对内心情感的深刻反映。
首句“在越居何寺”,引入了对方的身份及其居住地,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接着诗人通过“东南水路归”表达了对法师的送行之情,仿佛在言说着与友人的不舍。接下来的描写“秋江洗一钵,寒日晒三衣”,则通过细腻的自然景象,营造出一种清冷而又孤寂的氛围,体现出一种淡泊名利、宁静致远的生活态度。
最后两句“囊中无宝货,船户夜扃稀”则使整首诗情感达到高潮,诗人不仅反映出对物质的无欲无求,也暗示了社会的冷清与孤独,表现出他在这繁华世界中所感受到的疏离感。整首诗在写景的同时,蕴含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令人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诗中使用了比喻(如“秋江洗一钵”)、拟人(如“默听鸿声尽”),以及对仗(如“寒日晒三衣”),增强了诗的艺术效果。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与淡泊名利的生活哲学,反映出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思考。
诗中提到的“华法师”指的是?
诗中的“囊中无宝货”表达了什么?
“秋江洗一钵”意象的象征意义是什么?
这些内容结合了诗歌的分析、背景及学习互动,能够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送去华法师》的意蕴与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