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0:01: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0:01:03
嫣红姹紫随逝波,春光一去如飞梭。
嗒然隐几亦何事,强将诗酒空消磨。
舍傍隙地将一亩,乱石点缀差成坡。
别有小池才数武,透泥出水浮新荷。
小僮汲绠煎茗熟,沸腾铛内翻千涡。
方床梦后起消渴,满啜有同鼠饮河。
昨者薰风生薄暑,已寻刀尺裁轻罗。
新栽花竹绕窗户,灌溉每思郭橐驼。
药栏藓砌多位置,蚁封蚓径殊委蛇。
篱边一犬自眠路,梁间双燕犹营窠。
物情意态俱可适,兴到觅句能几何。
书堂幽悄静如水,不闻邻曲夹呼呵。
春天的花儿如嫣红、姹紫般随流水而逝,春光一去就像飞梭一样迅速。闲坐在几案旁,又能做些什么呢?只得借着诗酒来打发时间。我的房舍周围有一亩空地,杂石点缀着,勉强成了小坡。别有一处小池,水面上浮着新荷,透过泥土的水流而出。小仆人提着绳子煮茶,水壶里沸腾着翻滚的水波。躺在方床上,刚刚梦醒感到口渴,喝水时仿佛如鼠饮河。昨夜的微风带来了初夏的气息,我已寻来刀尺裁剪轻薄的罗衣。新栽的花草竹子环绕窗户,灌溉时每每想到郭橐驼(古代著名的园艺家)。药栏和苔藓铺成的砖砌有很多地方,蚂蚁封住的蚯蚓小径蜿蜒曲折。篱笆边一只狗在路边安静地睡觉,梁间的双燕仍在营巢。万物的情态都可与我相适,兴致来了就能寻得句子能写多少呢?书堂幽静得如水般宁静,耳边不闻邻家的歌声和叫喊。
作者介绍:汪森,清代诗人,字子云,号秋圃,生于1643年,卒于1713年。其诗风清新自然,擅长描绘山水田园,反映了他对闲适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汪森晚年,正值个人生活相对安逸的时期,表现出作者对春天逝去的感慨以及对宁静生活的珍惜。
汪森的《草堂春尽独坐寡营偶检东坡集见百步洪诗喜而次其韵》是一首充满春日气息的田园诗,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一个宁静而充实的生活场景。诗人对春天的美丽花卉和自然景象的描绘,充满了对时光流逝的惋惜和对生活的热爱。开篇以“嫣红姹紫随逝波”点出春光的短暂,接着通过对生活细节的描写,如煮茶、饮水、栽花等,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静谧的春日午后。
全诗在形式上呈现出一种松散而自然的节奏,情感的表达也如春风般轻柔。诗中的意象丰富,既有自然的美景,也有生活的琐事,显示出诗人对生活的细腻观察和深刻理解。尤其是“书堂幽悄静如水,不闻邻曲夹呼呵”一句,体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令人心向往之。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这首诗主要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惋惜、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自然与生活的和谐美。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诗人理想中的宁静生活画面,表现出一种人和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情景。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嫣红姹紫”指的是什么?
A. 春天的花卉
B. 秋天的果实
C. 夏天的绿叶
D. 冬天的雪花
诗中提到的“郭橐驼”是指谁?
A. 一位著名的诗人
B. 一位著名的园艺家
C. 一位著名的画家
D. 一位著名的文学家
诗的主题思想主要是什么?
A. 对自然的赞美
B. 对生活的感慨
C. 对春天的惋惜
D. 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