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3:37: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3:37:41
原文展示:
华严院西轩见芍药两枝追想吉祥赏花慨然有感 蔡襄 〔宋代〕 的的名花对酒樽。栏边沈醉月黄昏。今朝关外寻兰若,忽见孤芳欲断魂。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这首诗描述了诗人在华严院的西轩看到两枝芍药花,回忆起在吉祥寺赏花的情景,感慨万分。诗中,“的的名花对酒樽”意味着美丽的芍药花与酒杯相对,增添了赏花的乐趣。“栏边沈醉月黄昏”描绘了诗人在黄昏时分,倚栏而醉,沉醉于花香与月色之中。“今朝关外寻兰若”表明诗人今日在关外寻找兰若寺,“忽见孤芳欲断魂”则表达了诗人突然见到孤独的芍药花,心中涌起的强烈情感,仿佛要断魂一般。
注释: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蔡襄(1012-1067),字君谟,北宋文学家、书法家,与欧阳修、王安石、苏轼并称“宋四家”。他的诗文风格清新,尤以书法著称。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在特定环境下的情感体验,通过对芍药花的描绘,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和对过往时光的怀念。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诗人游历或任职期间,偶然在华严院西轩看到芍药花,引发了对过去在吉祥寺赏花时光的回忆,从而产生了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芍药花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深刻感受和对过往时光的怀念。首句“的的名花对酒樽”以鲜明的形象描绘了芍药花的美丽,与酒樽相对,增添了赏花的乐趣。次句“栏边沈醉月黄昏”则通过诗人的自我描绘,展现了在黄昏时分,沉醉于花香与月色之中的情景。后两句“今朝关外寻兰若,忽见孤芳欲断魂”则表达了诗人在关外寻找兰若寺时,突然见到孤独的芍药花,心中涌起的强烈情感,仿佛要断魂一般。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通过对芍药花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和对过往时光的怀念。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诗人通过对芍药花的描绘,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和对过往时光的怀念。诗中通过对芍药花的美丽和孤独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深刻感受和对过往时光的怀念。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的“的的名花”指的是什么花? A. 梅花 B. 芍药花 C. 菊花 D. 荷花
诗人在什么时间沉醉于花香与月色之中? A. 清晨 B. 正午 C. 黄昏 D. 夜晚
诗人在哪里寻找兰若寺? A. 关内 B. 关外 C. 城中 D. 山中
诗中的“欲断魂”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喜悦 B. 悲伤 C. 愤怒 D. 恐惧
答案:1. B 2. C 3. B 4.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