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6:10: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6:10:00
原文展示:
送柯祕书三子归泉应诏 蔡襄 〔宋代〕 祕书昔共官临漳,时呼三子侍侧傍。 修瞳阔颡善应对,举措不类群儿行。 遥知成就在他日,尔时迄今十载强。 闽州太守无伎术,乞持符竹还故乡。 近观诏书下郡国,选访行实登俊良。 嶷然三子复过我,衣裾飘洒凝秋霜。 各携编轴几百幅,互以理要充词章。 久之潜思叩幽眇,角牙腾触声礌硠。 言归温陵入场屋,争奋笔舌论短长。 海鹰上云出爪翼,天马历地无羁韁。 祕书多才晚未遇,有如此子传义方。 吾徒沉升不须议,且看少者腾声光。
白话文翻译:
我和柯秘书曾在临漳共事,那时他常带着三个儿子在身边。 他们的眼睛修长,额头宽阔,善于应对,举止不同于普通孩子。 我预知他们将来会有大成就,从那时到现在已经超过十年。 闽州的太守没有特别的才能,请求带着符竹回到故乡。 最近看到诏书下达各地,选拔和访问有实际才能的人。 那三个孩子再次来到我这里,他们的衣裳飘逸,仿佛凝结了秋霜。 他们各自带来了数百幅编轴,互相以理要充实词章。 长时间深入思考,探讨深奥的问题,争论声如雷鸣。 他们将回到温陵参加科举,争相用笔舌辩论长短。 像海鹰冲上云霄,像天马奔腾无羁绊。 柯秘书才华横溢但晚年未得志,有这样的儿子传承他的义理。 我们这些人的沉浮不必多议,且看年轻人如何腾飞发光。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蔡襄(1012-1067),字君谟,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福建泉州人。他的诗文风格清新,书法尤以行书见长。此诗是蔡襄为送别柯秘书的三个儿子归乡应诏而作,表达了对他们未来成就的期待和对柯秘书的敬意。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宋代,当时柯秘书的三个儿子因才学出众被朝廷征召,蔡襄在送别之际写下此诗,既表达了对他们才华的赞赏,也寄托了对他们未来发展的美好祝愿。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柯秘书三个儿子的描绘,展现了他们的才华和未来的潜力。诗中“修瞳阔颡善应对”等句,生动地刻画了他们的形象,而“海鹰上云出爪翼,天马历地无羁韁”则形象地比喻了他们的志向和行动。蔡襄在诗中不仅表达了对年轻人的赞赏,也透露出对柯秘书的敬意和对未来的期待。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典型的送别诗,充满了对后辈的鼓励和期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对年轻人的赞赏和对未来的期待。通过描绘柯秘书三个儿子的才华和潜力,蔡襄表达了对他们未来发展的美好祝愿,同时也透露出对柯秘书的敬意。整首诗充满了对后辈的鼓励和期望,展现了作者对人才的重视和对未来的乐观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修瞳阔颡善应对”形容的是谁? A. 柯秘书 B. 柯秘书的三个儿子 C. 蔡襄 D. 闽州太守
“海鹰上云出爪翼”和“天马历地无羁韁”分别比喻了什么? A. 志向高远和行动迅速 B. 自由和独立 C. 追求和进取 D. 以上都是
诗中提到的“诏书”是指什么? A. 皇帝的命令 B. 书籍 C. 编轴 D. 符竹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