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2:40: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40:45
原文展示:
梦游洛中十首 蔡襄 〔宋代〕
履道园池竹万竿,竹间池际笋斑谰。 当时酒所夸文战,今日谁登上将坛。
白话文翻译:
在履道园池边,有成千上万的竹子,竹林间的池塘边上,新笋斑斓。 回想当年,酒桌上人们夸耀文才的比拼,而今,又有谁能登上那最高的将领之位呢?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蔡襄(1012-1067),字君谟,北宋文学家、政治家,与欧阳修、王安石等人并称“北宋四大家”。他的诗文风格清新自然,尤其擅长写景抒情。这首诗是他在梦中游历洛阳履道园池时的感慨之作,反映了他对过去文人雅集的怀念和对现实变迁的感慨。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蔡襄在梦中游历洛阳履道园池时的感慨之作。洛阳曾是北宋的文化中心,履道园池是当时文人雅集的著名场所。诗中通过对园池竹林和新笋的描绘,回忆了过去文人酒席上的文才比拼,同时表达了对现实变迁的感慨,思考谁能在今日的社会中达到事业的顶峰。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履道园池竹林和新笋的描绘,营造了一种静谧而美丽的氛围。诗中的“竹万竿”和“笋斑谰”形象生动,展现了园池的自然美景。后两句通过对过去“文战”的回忆和对“今日谁登上将坛”的思考,表达了对过去文人雅集的怀念和对现实变迁的感慨。诗中运用了对仗和比喻等修辞手法,语言简练而意蕴深远,体现了蔡襄清新自然的诗风。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履道园池竹林和新笋的描绘,回忆了过去文人雅集的情景,同时表达了对现实变迁的感慨,思考谁能在今日的社会中达到事业的顶峰。诗中体现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变化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的“履道园池”是指哪个城市的著名园林? A. 北京 B. 洛阳 C. 南京 D. 杭州
“竹万竿”和“笋斑谰”分别描绘了什么? A. 竹林和花朵 B. 竹林和竹笋 C. 树木和花朵 D. 树木和竹笋
诗中的“文战”指的是什么? A. 文人之间的武力比拼 B. 文人之间的才华比拼 C. 武将之间的战斗 D. 文人之间的辩论
“今日谁登上将坛”表达了什么? A. 对过去文人雅集的怀念 B. 对现实变迁的感慨 C. 对未来发展的期待 D. 对个人成就的自豪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