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方山渡口占》

时间: 2025-05-04 05:54:53

诗句

江上行人空自愁,壮年双鬓已惊秋。

不知风里千里浪,何事无情也白头。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5:54:53

原文展示:

方山渡口占 蔡襄 〔宋代〕 江上行人空自愁,壮年双鬓已惊秋。不知风里千里浪,何事无情也白头。

白话文翻译:

江上的行人独自忧愁,壮年时双鬓已如秋霜般白。不知风中翻滚的千里波浪,为何无情地也让人白头。

注释:

  • 空自愁:独自忧愁,无人理解或陪伴。
  • 壮年:指中年时期。
  • 惊秋:比喻鬓发如秋霜,形容衰老。
  • 千里浪:形容江面波浪广阔。
  • 无情:指自然现象的无情,不因人的情感而改变。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蔡襄(1012-1067),字君谟,北宋文学家、书法家,官至翰林学士。他的诗文以清新自然、含蓄深沉著称,尤以书法闻名。此诗可能作于蔡襄中年时期,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和人生无常的感慨。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蔡襄途经方山渡口时所作,通过对江上行人的描写,抒发了对人生易老、时光无情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哲理。首句“江上行人空自愁”描绘了一个孤独的行人形象,他的忧愁无人理解,显得格外凄凉。次句“壮年双鬓已惊秋”直接点出了时间的无情,壮年时便已鬓发如霜,这是对生命短暂和时光易逝的深刻感慨。后两句“不知风里千里浪,何事无情也白头”则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感慨,风中的波浪无情地翻滚,正如人生中的种种无奈和变迁,最终都导致了“白头”的结果。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对自然和人生的观察,传达了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江上行人空自愁:描绘了一个孤独的行人,他的忧愁无人理解,显得格外凄凉。
  2. 壮年双鬓已惊秋:直接点出了时间的无情,壮年时便已鬓发如霜,这是对生命短暂和时光易逝的深刻感慨。
  3. 不知风里千里浪: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感慨,风中的波浪无情地翻滚。
  4. 何事无情也白头:正如人生中的种种无奈和变迁,最终都导致了“白头”的结果。

修辞手法:

  • 拟人:将风和浪拟人化,赋予它们“无情”的特质,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
  • 比喻:用“惊秋”比喻鬓发如秋霜,形象生动地表达了衰老的意象。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生命短暂和时光易逝的深刻感慨,以及对人生无常和自然无情的深刻认识。

意象分析:

  • 江上行人:孤独的象征,表达了无人理解的忧愁。
  • 壮年双鬓:时间的象征,表达了生命短暂和时光易逝的感慨。
  • 风里千里浪:自然的象征,表达了人生中的种种无奈和变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惊秋”比喻什么? A. 秋天的景色 B. 鬓发如秋霜 C. 秋天的风 D. 秋天的果实

  2. 诗中的“无情”指的是什么? A. 人的无情 B. 自然现象的无情 C. 社会的无情 D. 命运的无情

  3. 诗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A. 对自然的热爱 B. 对人生的乐观 C. 对生命短暂和时光易逝的感慨 D. 对社会的批判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同样表达了人生易老的感慨。
  • 杜甫《登高》: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抒发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诗词对比:

  • 李白《将进酒》:表达了豪放不羁的人生态度,与蔡襄的深沉感慨形成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蔡襄的多首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宋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背景和主要作家。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及第后谢座主 自题读书堂 到随园 七月三日夜坐 绿珠 雨中晚步 答陶云汀内翰赠诗 洋州 七烈行 竹枝词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徒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留务 涌金门 有声读物 奋臂一呼 包含亢的词语有哪些 鬲字旁的字 包含塑的词语有哪些 麥字旁的字 皿字底的字 车字旁的字 瓦解星散 论议风生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 燕雀不知鸿鹄志 一清二楚 玉字旁的字 鹰瞵虎攫 羡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