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20: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20:09
春宵觅酒政无门,
赐历还呼饮柏樽。
烂目尽教灯代月,
轩眉偏喜岁逢元。
筵开玳瑁流杯换,
歌踏毡毹舞袖喧。
何幸穷途当圣世,
从君行乐共吹埙。
春夜寻酒却无门,
赐历又呼饮柏酒。
灯光烂漫代替月色,
眉宇间偏喜逢元宵。
筵席上玳瑁杯流转,
歌声舞动,袖子飘扬。
何其幸运在这盛世,
与你共乐,一同吹埙。
“元宵”即元宵节,是中国传统节日,象征着团圆与新春的开始,诗中提到“岁逢元”表达了对节日的喜悦。
作者介绍:李全昌是明代的一位诗人,生活在明代中后期,他的诗歌多表现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友人的珍视,风格清新,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元宵节,正值春季,李全昌与友人相聚,共享美酒佳肴,表达了对生活的热情与对友情的珍视。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春夜元宵佳节的欢快场景,作者借酒助兴,表达了在艰难生活中仍然追寻快乐的态度。首句以“春宵觅酒政无门”开篇,展现了生活的无奈和对美好时光的渴望。接着通过“赐历还呼饮柏樽”暗示时间的流逝与珍惜当下的心情。第三、四句中,作者以“烂目尽教灯代月”描绘出灯光的闪烁,意象生动,营造出热闹的节日氛围,而“轩眉偏喜岁逢元”则流露出对节庆的喜悦之情。后面的两句描绘了筵席上的欢快场景,透过“筵开玳瑁流杯换”,展现出奢华的饮酒环境,通过“歌踏毡毹舞袖喧”渲染出欢乐的气氛。最后一句“何幸穷途当圣世”则是对生活处境的反思与珍惜,尽管身处艰难,但仍能与友人共乐,显得尤为珍贵。整首诗情感真挚,画面生动,展现了李全昌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在艰难生活中依然追求快乐与友情的积极态度,展现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朋友的珍视。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柏樽”指的是什么?
诗人对“岁逢元”的态度是:
诗中的“筵开玳瑁流杯换”描述的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