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0:26: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0:26:49
尽日先愁风雨催,可堪良夜付徘徊。
逢时但饮酉堂酒,遣兴频呼左相杯。
望里姮娥空有约,撤来屏障竟无媒。
平分秋色凭谁判,但对华筵剪烛灰。
整日愁苦,风雨催促,难道这良夜还值得我徘徊吗?
遇到这样的时光,只能在酉堂喝酒,兴致高时频频呼唤左相的酒杯。
遥望中秋的月亮,虽然有约在先,但却没有人来传递。
这明亮的秋色,究竟由谁来裁定?我只能对着华丽的筵席,剪掉那烛光的灰烬。
作者介绍:李全昌,明代诗人,生平不详,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擅长描绘自然景物和人情世态。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中秋期间,时值风雨交加,诗人对良夜的期许与失落感交织,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这首诗以中秋为背景,描绘了诗人在风雨中的孤独与失落。诗人尽管身处美好的中秋夜,却因天气的恶劣而感到忧愁。全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示了诗人对月亮的向往与对友人的思念。开头两句直接表明了诗人心中的愁苦,而后两句则转向对酒的寄托与对友情的渴望。特别是“望里姮娥空有约,撤来屏障竟无媒”一句,既表达了对月亮的渴望,也暗示了人与人之间的隔阂,使整个诗歌更加深邃。最后两句以“华筵剪烛灰”作结,映射出宴席的冷清与孤独,令人感慨。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极为讲究,情感真挚而细腻,展现了中秋夜的孤独与思念。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与中秋佳夜的遗憾,借用月亮和酒宴的意象,展示了人际关系中的孤独与疏离。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姮娥”指的是哪个神话人物?
A. 西游记中的孙悟空
B. 嫦娥
C. 祝融
答案:B
诗中提到的“酉堂酒”主要是指何时饮酒?
A. 上午
B. 下午
C. 晚上
答案:C
诗的情感基调主要是?
A. 快乐
B. 孤独与思念
C. 愤怒
答案: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