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09:09: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9:09:21
清畏人知人尽知,缙云三载得宣尼。
活民刀尺虽无象,出世文章岂有师。
术气芝香粘瓮榼,云痕翠点满旌旗。
今朝暂到金台上,颇觉心如太古时。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世事的感慨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诗人感叹世人对自己的了解,缙云山上三年得以接触到孔子的教诲。虽然活人如刀尺般平常,却无形中影响着他出世的文章,似乎没有师者可依。术气如芝草的香气,沾染了瓮中的酒,云彩的痕迹和翠绿的点缀装饰了旗帜。今天我暂时来到了金台之上,心中感到如同回到了太古时代。
贯休,唐代人,号称“贯休”,以其诗词而闻名,尤其以山水诗和咏怀诗见长。贯休的诗歌风格清新脱俗,常常涉及哲理与人生思考,具有较强的个性和思想深度。
这首诗创作于诗人到达缙云山的时期,诗人经历了三年的隐居生活,与世隔绝,内心对理想和人生的思考愈加深刻。他借此诗表达了对理想境界的追求,以及对世事的感悟。
《上缙云段使君》是一首充满哲理的诗,诗人用清晰的语言描绘了他对人生和理想的深刻思考。开篇“清畏人知人尽知”,既表达了他对他人认识的恐惧,也暗示了他内心的孤独与追求。“缙云三载得宣尼”提到的孔子,象征着智慧与理想,诗人在山中隐居,似乎在追寻那份智慧的启迪。
“活民刀尺虽无象”,将平凡生活与高尚理想进行对比,表现出诗人对平凡生活的淡然态度。在他看来,虽然周围的生活琐事如刀尺般平常,但其所追求的文章与理想却是超脱于此的。
“术气芝香粘瓮榼”,通过对美好气息的描绘,暗示了理想人生的美好与芬芳。最后两句“今朝暂到金台上,颇觉心如太古时”,更是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理想的追求完美结合,让人感受到一种超脱于世俗的淡然与洒脱。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意象与深邃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的执着追求,以及在纷扰尘世中,心灵的宁静与超然。
整首诗通过对理想与现实的深刻反思,表达了诗人渴望超脱于世俗、追求精神自由与理想境界的情感基调。
这些意象不仅丰富了诗的内涵,也提升了其艺术美感,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诗中提到的“宣尼”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A. 孟子
B. 孔子
C. 老子
“活民刀尺”中的“刀尺”用来比喻什么?
A. 生活的平凡
B. 生活的艰辛
C. 生活的美好
诗人到达“金台”时,内心感受如何?
A. 感到迷茫
B. 感到宁静
C. 感到兴奋
通过对比,两位诗人在风格与情感表达上各有千秋,展现了唐代诗歌的丰富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