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29: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29:02
飞腾无那高詹事,
犇轶难甘杜拾遗。
释梵不为宁顾计,
公侯有命郤随宜。
且留陈迹来韩愈,
不用逢人说项斯。
富贵风声真两得,
穷人从此不因诗。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官场和世俗荣华的看法。他认为高官厚禄并不是一切,追求名声和地位并不值得。即使是像杜甫那样的诗人,也难以甘于被忽视。释迦牟尼和佛教的智慧并不在于为世俗利益而计较,公侯的命令自有其适当的处理方式。诗人希望能够留下自己的足迹,就像韩愈那样,不必在别人面前自夸。最终,他指出,富贵与声名其实是双向选择,而穷人并不一定要通过诗歌来追求。
作者介绍:陈师道,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他的诗作常常反映出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对人生态度的思考。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宋代,正值社会动荡与文人追求名利的时期,诗人以个人经验为基础,对当时的风气进行思考,体现出对名利的冷静观察。
陈师道的《贺文潜》是一首反映作者对名利看法的诗,作品通过高亢的语调和生动的意象,表达了他对官场和世俗的深思。诗中开篇提到“飞腾无那高詹事”,即使拥有高位,也无法满足内心的追求。接着提到“犇轶难甘杜拾遗”,不仅表明了对杜甫这种伟大诗人的同情,也反映出当时社会对诗人的冷落。
在后面几句中,诗人提到释迦牟尼的智慧,意在表明追求世俗利益并非真正的价值所在,诗中的“公侯有命郤随宜”则指出了权力的限制与适应。诗的后半部分通过“且留陈迹来韩愈”,表达了希望能留下一定的文学成就,不必在他人面前自夸的谦逊态度。
整首诗在对比富贵与贫穷、名利与诗歌的关系时,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既有对世俗的批判,又有对诗歌本质的追求。这种对人生态度的辩证思考,使得《贺文潜》成为了一首值得深思的作品。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强调了对名利的思考,诗人认为追求名声和财富并不是人生的终极目标。相反,像韩愈那样留下自己的文学成就,或许更值得追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高詹事”指什么?
“释梵不为宁顾计”表达了什么思想?
诗人希望如何留名于世?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例如,杜甫的《春望》同样反映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与对个人命运的思考,虽然风格不同,但对社会的关怀和对人生态度的思考却有相通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