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4:55: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4:55:37
敬问晁夫子,官池几许深。
已应飞鸟下,复作卧龙吟。
待我中痾愈,同君把臂临。
泥涂无去马,夏木有来禽。
我恭敬地向晁夫子询问,官池有多深?
想必已经有飞鸟在这儿栖息,
又重新吟唱起卧龙的歌声。
等我病愈后,与您并肩而立。
泥泞的地方没有去的马,夏天的树木却有飞来的鸟儿。
“卧龙吟”指的是诸葛亮的智慧与才华,诗人通过这一典故表达了对智慧与德行的向往。晁补之作为诗人,亦被视为有才之士,诗中通过对话的方式表达对其的敬仰。
作者介绍:陈师道,字季常,号石斋,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特别擅长于描写自然景物和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写作于诗人在病中时,表达了对朋友的思念以及希望恢复健康后与友人共游的愿望,体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寄无斁》是陈师道寄给晁补之的诗作,整首诗浑然天成,意境深远。诗的开头以“敬问晁夫子”引入,显得恭敬而亲切,既表达了对朋友的思念,又透露出一种对生活的向往。接着,诗人以“官池几许深”询问池塘的深度,象征着对深度和内涵的追求。这一问句不仅显示出诗人对自然的敏感,也暗含了对友人的关心。
诗中“已应飞鸟下,复作卧龙吟”句,展现了自然景象的灵动,飞鸟的栖息与吟唱象征着生命的延续与智慧的传承。诗人希望在病愈后,与友人一同欣赏这样的自然美景,表现了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待。
最后两句“泥涂无去马,夏木有来禽”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泥泞的地方没有离去的马,暗示了生活中的困境与无奈,而夏天的树木却有飞来的鸟,传递出希望和生机。整首诗体现出了一种乐观的生活态度,尽管身处困境,依然相信未来的美好。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未来的美好期待,体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诗词测试:
诗中“晁夫子”指的是谁?
A. 诗人自己
B. 晁补之
C. 诸葛亮
D. 李白
诗中提到的“卧龙吟”象征什么?
A. 爱情
B. 智慧
C. 自然
D. 友谊
诗人在病愈后希望和朋友一起做什么?
A. 去旅行
B. 一起喝酒
C. 把臂临
D. 写诗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