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7:02: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7:02:58
原文展示:
闻明上人逝寄友人 李远 〔唐代〕 萧寺曾过最上方,碧桐浓叶覆西廊。 游人缥缈红衣乱,座客从容白日长。 别后旋成庄叟梦,书来忽报惠休亡。 他时若更相随去,只是含酸对影堂。
白话文翻译:
我曾在那萧寺的最高处停留,碧绿的桐树浓叶覆盖着西廊。 游人如织,红衣飘飘,显得纷乱,座上的客人从容不迫,白日显得漫长。 分别之后,很快就进入了庄周的梦境,书信传来,忽然得知惠休已经去世。 将来如果再有相随而去的机会,也只能是含着辛酸对着空荡的影堂。
注释:
典故解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远,唐代诗人,生平不详。其诗多写景抒情,风格清新自然。此诗是作者在得知友人明上人去世后,寄给另一位友人的悼念之作。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唐代,具体时间不详。诗人在得知明上人去世的消息后,感慨人生无常,世事如梦,遂作此诗以寄哀思。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萧寺的景象和游人的活动,表达了诗人对明上人去世的深切哀悼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诗中“碧桐浓叶覆西廊”一句,以碧桐的浓叶覆盖西廊,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庄严的氛围。而“游人缥缈红衣乱”则描绘了游人众多、衣着鲜艳的场景,与“座客从容白日长”形成对比,突出了座客的从容不迫。后两句“别后旋成庄叟梦,书来忽报惠休亡”,直接表达了诗人对明上人去世的震惊和悲痛,以及对人生如梦的感慨。最后一句“他时若更相随去,只是含酸对影堂”,则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无奈和哀伤。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悼亡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萧寺曾过最上方,碧桐浓叶覆西廊。
游人缥缈红衣乱,座客从容白日长。
别后旋成庄叟梦,书来忽报惠休亡。
他时若更相随去,只是含酸对影堂。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对人生无常和世事如梦的感慨,以及对友人去世的深切哀悼。通过描绘萧寺的景象和游人的活动,诗人表达了对明上人去世的震惊和悲痛,以及对人生如梦的感慨。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语言凝练,是一首优秀的悼亡诗。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萧寺”指的是什么? A. 道观 B. 僧寺 C. 书院 D. 宫殿
“碧桐浓叶覆西廊”中的“碧桐”象征着什么? A. 高洁和庄严 B. 繁荣和富贵 C. 孤独和寂寞 D. 清新和自然
“游人缥缈红衣乱”中的“缥缈”形容的是什么? A. 游人的衣着 B. 游人的数量 C. 游人的状态 D. 游人的心情
“别后旋成庄叟梦”中的“庄叟梦”比喻的是什么? A. 人生如梦 B. 梦境美好 C. 梦醒时分 D. 梦中的景象
“他时若更相随去,只是含酸对影堂”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无奈和哀伤 B. 喜悦和期待 C. 平静和淡然 D. 愤怒和不满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