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3:07: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3:07:19
玉楼春
作者:郑文焯 〔清代〕
春风秋月资游计,
独我尊前长费泪。
几生心苦到词人,
风月只供惆怅地。
繁华故国今何世,
满目山河成古事。
小楼孤烛梦回时,
著枕愁来无处避。
春风与秋月是游玩的良好时机,
唯有我在酒杯前不停地流泪。
多少生死心苦至今化为词人,
而风月只让我感到无尽的惆怅。
繁华的故国如今已是哪个时代?
满眼的山河都成了古老的故事。
小楼里孤独的烛光在梦中闪烁,
躺在枕头上愁苦无处可逃。
郑文焯(1640年-1710年),字子华,号志道,清代诗人,出身书香门第,曾任职地方官。其诗词风格清新,情感真挚,擅长抒发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的感慨。
《玉楼春》创作于郑文焯对故国的思念之际,正值历史变迁之时,诗人通过描绘春秋景象,表达自己对往昔繁华的追忆和对当下孤独生活的感慨。
郑文焯的《玉楼春》是一首情感丰富的词作,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故国的深深怀念与个人情感的孤寂。开篇以“春风秋月资游计”引入,借助自然的美丽来反衬自己的伤感,诗人似乎在追忆那些与友人共度的美好时光,而如今这些已成遥远的记忆。接下来的“独我尊前长费泪”则直接传达了内心的孤独与悲伤,仿佛在提醒读者,尽管外界景色宜人,但内心的苦楚却无法掩盖。
诗中“几生心苦到词人”一句,展现了诗人对自己命运的感慨,似乎在说,正是这些苦楚塑造了他的诗人身份。而后“风月只供惆怅地”更是将情感推向高潮,诗人在美好的景色中却只能感受到深深的惆怅,暗示了一种对往昔的无奈和失落。
中间的“繁华故国今何世”,在时光的流逝中,曾经繁华的国家如今却成了古老的历史,诗人由此感受到对故土的无尽惋惜。而结尾处“小楼孤烛梦回时”,将孤独的氛围推向极致,这里的孤烛不仅象征着夜晚的孤独,更是诗人心中惆怅的象征,最后的“著枕愁来无处避”则将情感推向最高峰,声声叹息,让人感同身受。
整首诗通过对春秋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故国的怀念和对个人命运的沉思,体现了历史的无情与个人情感的孤独。
《玉楼春》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郑文焯
C. 杜甫
“春风秋月资游计”中“资”的意思是?
A. 提供
B. 资助
C. 损失
“小楼孤烛梦回时”中,孤烛象征什么?
A. 希望
B. 孤独
C. 繁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