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1:42: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1:42:36
一诏群公起,移山四海闻。
因知丈夫事,须佐圣明君。
白酒全倾瓮,蒲轮半载云。
从兹居谏署,笔砚几人焚。
一声号令传达给群公,四海之内的山川都为之震动。
由此我明白了作为男子汉的责任,应该辅佐明君。
白酒倾倒在瓮中,蒲轮已然载着云彩。
从今往后我将居于谏议的官署,手中的笔砚将焚烧殆尽。
“须佐”可能是指历史上某位圣明的君主,寓意诗人对理想君主的向往与追随。
作者介绍:贯休,唐代诗人,以其清新俊逸的诗风而著称,常在诗中表达对社会时事的关注与批判。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唐朝,正值社会动荡,诗人通过诗歌抒发对国家局势的关切,表达对理想政治的向往。
这首《闻征四处士》体现了贯休对时局的敏感和对理想政治的追求。开篇以“诏”字引出,展现出一种紧迫感,突显了国家政令的传达及其影响力。诗中通过“移山四海闻”表现了政治号召力之广,进一步引导出对“丈夫事”的思考,强调了作为男子汉应有的责任感。
接下来的“白酒全倾瓮,蒲轮半载云”则营造出一种豪情壮志的气氛,白酒象征着豪放与放纵,而“蒲轮半载云”则暗示着未来的希望与追求。最后两句转向现实,“居谏署”表明了诗人对理想的追求,但“笔砚几人焚”则隐含着对现实的无奈与失望,流露出一种对理想与现实冲突的深刻反思。
整首诗在气势上不断提升,并在结尾处以一种沉重的情感落幕,体现了贯休对国家的关心和个人理想的追求。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理想与现实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的忧虑与对理想政治的渴望,展现出一种壮志未酬的悲痛。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及的“白酒”象征什么?
“从兹居谏署”意思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