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宿赤松山观题道人水阁兼寄郡守》

时间: 2025-04-29 13:03:56

诗句

珠殿香軿倚翠棱,寒栖吾道寄孙登。

岂应肘后终无分,见说仙中亦有僧。

云敛石泉飞险窦,月明山鼠下枯藤。

还如华顶清谈夜,因有新诗寄郑弘。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3:03:56

原文展示:

珠殿香軿倚翠棱,
寒栖吾道寄孙登。
岂应肘后终无分,
见说仙中亦有僧。

云敛石泉飞险窦,
月明山鼠下枯藤。
还如华顶清谈夜,
因有新诗寄郑弘。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幽静的山间道观,诗人身处珠殿香亭,依靠着碧绿的山峰,寄情于道理之中。寒冷的栖息让我想起了孙登(即道教的孙子),我想我与道理之间并没有什么断绝的关系,听说仙界中也有和尚。云雾收敛,山石间的泉水飞流直下,明月照耀下的山鼠在枯藤上攀爬。夜晚在华顶进行清谈,恰好有新作的诗歌寄托给郑弘。

注释:

  • 珠殿香軿:指的是装饰华丽、香气四溢的殿堂和车马,象征着道观的美丽和宁静。
  • 寒栖:寒冷的栖息地,暗示着道教的修道环境。
  • 孙登:道教人物,象征着道德和高洁。
  • 肘后:指的是身后,代指身边的事物或人。
  • 仙中亦有僧:指仙界也有僧侣,表现出道教与佛教的某种融合。
  • 云敛石泉:云雾聚集,山石间的泉水奔流而下,描绘自然景观。
  • 华顶:指高山之顶,象征清净和高雅的环境。
  • 郑弘:可能是诗人的朋友,寄诗给他的表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贯休,唐代诗人,生于公元830年,卒于公元912年。他一生游历于各大山水之间,作品多以山水、道教、佛教为题材,风格清新脱俗,富有哲理,常以个人情感寄托于自然景观。

创作背景:

《宿赤松山观题道人水阁兼寄郡守》是贯休在赤松山道观宿夜时所作。这首诗反映了他对道教修行的向往,以及对友人的思念,表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道教思想的认同。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其清新自然的意境和深邃的哲理吸引了许多读者。首句“珠殿香軿倚翠棱”勾勒出一个典雅的道观场景,既展示了道教文化的奢华,也体现了自然环境的优美。诗人通过“寒栖吾道寄孙登”表达了自己对道理的追求与向往,孙登的提及不仅是道教人物的象征,也代表了诗人内心的清净与超脱。

接下来的句子“岂应肘后终无分,见说仙中亦有僧”进一步探讨了道教与佛教之间的关系,表现出诗人对两种思想的融合与包容。随着描写的深入,“云敛石泉飞险窦,月明山鼠下枯藤”以细腻的笔触刻画了山间的自然景色,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敏感与细致的观察。他将自然景观与自身的情感结合,营造出一种寂静而深远的氛围。

最后两句“还如华顶清谈夜,因有新诗寄郑弘”则是将诗人的情感寄托于友人,表现了他希望通过诗歌传递思想与情感的愿望。这整首诗不仅是对自然的赞美,也是对道理的追求与对友谊的珍视,展现了贯休作为一位诗人的深厚情感和卓越才能。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珠殿香軿倚翠棱:描绘了道观的华丽环境,营造出一种清幽的氛围。
  2. 寒栖吾道寄孙登:表达了诗人对道理的向往和他内心的宁静。
  3. 岂应肘后终无分:反映了诗人对人生关系的思考,强调了道德与人际关系的联系。
  4. 见说仙中亦有僧:展示了道教与佛教的交融,表达了诗人对不同思想的包容。
  5. 云敛石泉飞险窦:描绘出山间险峻的自然景观,表现出自然的力量。
  6. 月明山鼠下枯藤:细腻的描写让人感受到夜晚的宁静与清幽。
  7. 还如华顶清谈夜:强调了清谈的高雅与精神追求。
  8. 因有新诗寄郑弘:寄情于友,表达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情谊与思念。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珠殿香軿”将道观比作华丽的殿堂,强化了其美感。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如“云敛石泉”与“月明山鼠”,增添了音乐感。
  • 象征:如“寒栖”象征内心的清净与修道的追求。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通过对自然美的描绘与对道教思想的追求,展现了诗人对清净生活的向往与对友谊的珍视,表达出一种超然的哲学思考和深厚的人文关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珠殿:象征华丽与宁静的道观。
  • 香軿:代表道教的气息与文化。
  • 寒栖:象征清冷、超然的生活态度。
  • 云敛石泉:表现自然的神秘与力量。
  • 华顶:象征高尚的思想与精神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孙登”是谁?

    • A. 诗人的朋友
    • B. 道教人物
    • C. 佛教人物
    • D. 诗人自己
  2. 诗中描写的环境主要是?

    • A. 城市
    • B. 山间道观
    • C. 河边
    • D. 草原
  3. 诗人寄诗给谁?

    • A. 孙登
    • B. 郡守郑弘
    • C. 自己
    • D. 朋友

答案:

  1. B. 道教人物
  2. B. 山间道观
  3. B. 郡守郑弘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李白《庐山谣》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贯休的《宿赤松山观》与王维的《山居秋暝》均描绘山水景色,但贯休更注重道教哲学和人际关系,而王维则着重于个人的宁静与自然的和谐。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 《贯休诗集解读》

相关查询

临江仙·官样初黄过闰九 西湖 追尊皇太后挽词二首 其二 次韵郑彦能题端禅师丈室 晚出 秦少章见过 答颜生 次韵苏公独酌试药玉滑盏 触目 绝句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祗戒 龝字旁的字 狰狞面目 石字旁的字 绞丝旁的字 衣字旁的字 不落人后 张家长李家短 背曲腰躬 顾盼生辉 塌橘 豕字旁的字 胆囊炎 包含星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躁的词语有哪些 毋望之福 杰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伍浓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