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2:09: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09:33
青松虽有花,有花不如无。
贫井泉虽清,且无金辘轳。
客从远方来,遗我古铜镜。
挂之玉堂上,如对轩辕圣。
天龙睡坤腹,土蚀金鬣绿。
因知燕赵佳人颜似玉,不得此镜终不缺一字。
青松虽然开花,但有花倒不如没有;
贫穷的井水虽然清澈,却没有金色的辘轳。
远方的客人来访,赠我一面古铜镜;
把它挂在玉堂之上,仿佛与轩辕帝圣相对。
天龙在大地的腹部沉睡,土壤侵蚀了金色的鬣毛变成绿色;
因此我知道燕赵的美人,面容似玉,若没有这面镜子,她的美丽也不会缺少一字。
贯休,字仲明,唐代诗人,生平事迹多不详,以诗歌见长,尤以山水诗闻名。他的诗风简约清新,常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及哲理思考。
这首诗写于唐代,正值诗歌繁荣时期,诗人通过对自然和友情的描绘,表达对生活的独立思考和对美的追求。
这首诗通过对比和隐喻,展现了诗人对物质与精神的反思。开头两句以青松和贫井的意象,表达了对浮华的否定,强调了内在的清净和淡泊。接着,客人赠予的古铜镜成为诗中关键的转折点,它不仅象征着友情的珍贵,也象征着对美的认知。通过镜子,诗人将目光投向燕赵佳人,暗示美的存在并不依赖于外在的物质条件,而是内心的感受与认知。
整首诗情感深邃,充满哲理,诗人通过细腻的意象传达出对人生的思考,以及对友谊的珍视。诗中运用的对仗和比喻,使得语言更加生动,富有表现力。
整首诗通过对物质与精神的思考,表达了对美好友谊和内心宁静的追求,强调美的真正价值在于内心的认知与感受。
诗中“青松虽有花”的意思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古铜镜”象征什么?
诗人对燕赵佳人的描绘意图表达了什么?
比较贯休的《古意代友人投所知》和王维的《山居秋暝》,两者都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内心的宁静,但贯休更强调了友情与美的认知,而王维则更多表现了对孤独与自然和谐的描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