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竹枝词三首 其一》

时间: 2025-05-02 18:16:50

诗句

木兰花映木兰舟,花自妖娇水自流。

贪看堤间杨柳色,不知舟落小滩头。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8:16:50

原文展示:

木兰花映木兰舟,花自妖娇水自流。
贪看堤间杨柳色,不知舟落小滩头。

白话文翻译:

在水面上,木兰花映照着小木船,花儿自然娇艳动人,水面也轻轻流淌。
我贪婪地欣赏堤岸上杨柳的颜色,却不知小船已经落入了小滩头。

注释:

  • 木兰花:一种常见的花卉,象征美丽和坚韧。
  • :小船。
  • 妖娇:形容花儿娇嫩美丽。
  • :水流的意思。
  • 堤间:河堤之间的地方。
  • 杨柳色:指杨柳的嫩绿颜色。
  • 舟落:小船停靠或搁浅的意思。
  • 小滩头:小的滩头,通常指水边的浅滩。

典故解析:

此诗虽无直接典故,但“木兰花”可以联想到《木兰辞》,表达了女性的坚韧与美丽。杨柳则常用来象征春天和柔美的景致。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罗万杰,明代诗人,擅长古诗词,作品多以自然景物、人生感悟为题材。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用细腻的描写展现生活的美好。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明代,正值社会动荡与文化繁荣并存的时期,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个人情感与对生活的思考。

诗歌鉴赏:

《竹枝词三首 其一》是一首描绘春日河畔美景的小诗,诗中通过木兰花和杨柳的描绘,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美丽。诗人用简洁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一个场景:木兰花在水面上摇曳,仿佛映照着小舟的柔美。诗中的“贪看堤间杨柳色”展现了诗人对景色的迷恋,但同时也隐含了一丝警惕与反思,表达了对生活中常常忽略的细节的关注。最后一句“舟落小滩头”则提醒我们在沉醉于美景时,可能会忽略身边的现实。

整首诗结构紧凑,意象鲜明,通过对比手法,表现了人对自然美的向往与对现实的忽略,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生活细节的敏锐观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木兰花映木兰舟:描绘了木兰花在水面上的倒影,营造出和谐的景象。
  2. 花自妖娇水自流:花儿自然娇美,水流轻柔,渲染出春日的温柔气息。
  3. 贪看堤间杨柳色:表现了诗人对美景的贪恋,专注于柳树的绿色。
  4. 不知舟落小滩头:隐含了对现实的忽视,警示我们在享受美景时需留意周围环境。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木兰花比作美丽的景象。
  • 拟人:水流似乎在轻柔地流动,赋予自然以生命。
  • 对仗:前后句子结构相似,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绘自然美,反映了人对美的追求与对现实的忽略,提醒我们在欣赏生活的同时,也要关注周围的环境。

意象分析:

  • 木兰花:象征女性的美丽与坚韧。
  • 杨柳:代表春天的生机与柔美。
  • 小舟:象征游历与自由。
  • 水流:代表生命的流动与时间的逝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木兰花”象征什么? A. 美丽与坚韧
    B. 努力与奋斗
    C. 忍耐与等待

  2. 诗人通过哪种方式表现对美景的迷恋? A. 直接描述
    B. 对比手法
    C. 夸张手法

答案:

  1. A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描绘自然与思乡情。
  • 《春晓》孟浩然:同样展示春天的美丽景象。

诗词对比:

  • 比较《竹枝词》与《春望》杜甫,前者侧重个人情感与自然美,后者则反映社会动荡与个人无奈。两者通过不同的角度,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

参考资料:

  • 《明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唐诗三百首》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临江仙 暮春 霜天晓角(和梅) 小重山(残春) 阮郎归·客中见梅 菩萨蛮(春深) 点绛唇 有有令(岁残) 点绛唇(春半) 探春令(赏梅十首) 浣溪沙(宠姬小春)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要结尾的成语 舆人 十夫桡椎 气夯胸脯 闭塞眼睛捉麻雀 奢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镸字旁的字 苍黄反复 云结尾的成语 鱼字旁的字 旡字旁的字 袒割 中正 雪兆丰年 征龙 子字旁的字 名声过实 包含混的词语有哪些 隶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