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咏舞》

时间: 2025-04-23 16:34:09

诗句

繁弦奏渌水,长袖转回鸾。

一双俱应节,还似镜中看。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16:34:09

诗词名称: 咏舞

作者: 虞世南 〔唐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繁弦奏渌水,长袖转回鸾。一双俱应节,还似镜中看。

白话文翻译:

繁密的弦乐声如清澈的水流,舞者的长袖随舞姿回转如凤。舞者的双手仿佛与节拍相应,就像在镜子中观看自己的一样。

注释:

  • 繁弦:指乐器的弦声,形容乐音悠扬。
  • 渌水:清澈的水,常用来形容舞者动作的优雅。
  • 长袖:形容舞者穿着的长袖衣服,象征着舞蹈的灵动。
  • 回鸾:回旋的凤凰,寓意舞姿的美丽与优雅。
  • 俱应节:双手动作与节拍相应,表现舞者的技巧。
  • 镜中看:比喻舞者如同在镜子中欣赏自己的舞姿,体现自信与优雅。

典故解析:

  • 回鸾:在古代文学中,凤凰象征着高贵与美好,舞者的动作如凤凰翩翩起舞,体现出一种优雅的气质。
  • 镜中看:古代诗词中常用镜子来比喻自我欣赏,自我反省。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虞世南(558年-638年),字子期,号孟阳,唐代著名书法家和诗人。他以书法见长,尤以楷书为著,诗歌作品也颇具风格,常描绘自然景色和人文情怀。
  •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唐代,那时舞蹈艺术达到顶峰,社会对文化艺术的重视促使诗人们纷纷描写舞蹈之美,展现了当时的繁华与优雅。

诗歌鉴赏:

这首《咏舞》通过对舞者优美舞姿的描绘,展现出舞蹈艺术的魅力与韵律感。开头两句“繁弦奏渌水,长袖转回鸾”通过音与形的结合,传达出舞者在音乐中舞动的生动场景。乐声如清流般流淌,舞者的袖子像凤凰翩翩起舞,给人以极大的视觉和听觉享受。接下来的“还似镜中看”则进一步强调舞者的自信与优雅,仿佛在镜子中看到自己的舞姿,既是自我欣赏,也显现出一种从容与自信。整首诗意境优美,既表现了舞蹈的艺术性,也流露出对舞者的赞美之情,体现了唐代文化的繁荣与审美情趣。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繁弦奏渌水”:描述乐器发出的美妙声音,仿佛清水在流动。
    • “长袖转回鸾”:舞者的长袖舞动,似凤凰飞舞,形象生动。
    • “一双俱应节”:双手与音乐节拍相符,体现舞者的技巧与敏感度。
    • “还似镜中看”:形象地表达了舞者在自我欣赏中体现出的优雅与自信。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乐声比作清水,舞姿比作凤凰,增强诗歌的形象性。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对称,使得诗句更具韵律感。
  • 主题思想:本诗的主题在于赞美舞蹈艺术,表现舞者在音乐中自由优雅的身姿,体现了唐代对舞蹈艺术的推崇与赞美。

意象分析:

  • 重要意象
    • 繁弦:象征音乐的美妙与动感。
    • 渌水:象征舞者优雅的动作与灵动。
    • 长袖:象征舞者服装的轻盈与飘逸。
    • 回鸾:象征舞姿的高贵与优雅。
    • 镜中:象征自我欣赏与自信。

互动学习:

  •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乐器声音被比喻为什么?
      • A. 山泉
      • B. 渌水
      • C. 风声
    2. 舞者的长袖在诗中象征什么?
      • A. 轻盈
      • B. 沉重
      • C. 疲惫
    3. “镜中看”表达了舞者怎样的情感?
      • A. 自卑
      • B. 自信
      • C. 忧伤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离骚》屈原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
  • 诗词对比

    • 与李白的《庐山谣》对比,李白的诗中表现出一种豪放与奔放,而虞世南的《咏舞》则更显细腻与优雅。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唐代文学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八月七日被命上会稽沿途所历拙於省记为韵语 临江仙(东叔兄生日) 费华文挽诗二首 寄题李季衡东楼 鹧鸪天·十载交盟可重寻 陈寺丞挽诗 书所见闻示诸友 十日夜闻风声 唐多令 淮西总领蔡少卿范生日 水调歌头(燕甲戌进士归自都城)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鬲字旁的字 矢字旁的字 韋字旁的字 包含柴的成语 金柝 包含实的词语有哪些 吃穿用度 凵字底的字 倚人庐下 闭固 三框儿的字 行尸走骨 八面圆通 颐精养气 鼻斤 避重就轻 伐异党同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