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16:18: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16:18:14
宿积翠岩
作者: 杨慎 〔明代〕
晓色动香尘,
天风杂梵声。
鸡鸣关树白,
龙卧海波清。
湘浦行捐佩,
沧浪坐濯缨。
思归还引望,
怀古若为情。
清晨的光线撩动着香尘,
天上的风夹带着佛音。
鸡鸣声中,关外的树木显得白皙,
如龙卧于海,波涛显得清澈。
在湘江边,我放弃了佩饰,
在沧浪水边,我洗净了缨带。
思念家乡使我更渴望,
怀古之情在心中涌动。
作者介绍: 杨慎,字用修,号少云,明代诗人,擅长诗词、散文及书法,文风典雅,情感细腻。生于明代中期,因其才华横溢而受到重用,但因政治原因遭遇贬谪。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杨慎被贬之际,诗人身处苍翠的山岩之中,内心充满对故乡的思念与对历史的怀古之情。
《宿积翠岩》是一首充满浓厚情感的山水田园诗,诗中的每个意象都与自然景观紧密相连,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开篇“晓色动香尘”,将早晨的清新气息与自然的宁静结合,营造出一种悠然自得的氛围。接着“鸡鸣关树白”描绘了早晨的景象,既有生活气息,又有自然之美,体现出诗人对生活细节的敏感与体察。
“龙卧海波清”则将自然景色描绘得生动形象,仿佛一幅画卷展现在读者眼前。随着诗歌的推进,诗人通过“湘浦行捐佩,沧浪坐濯缨”,表达了对世俗的超然与对自然的归属感,展现出一种宁静淡泊的心态。
最后两句“思归还引望,怀古若为情”则是全诗的情感升华,思乡之情与怀古之情交织在一起,抒发了诗人对故土的深切向往和对历史的深沉思考。整首诗虽短,却蕴含了丰富的情感和深邃的哲理,表现了诗人对人生、自然和历史的独特理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本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历史的感慨,展现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心态,体现了诗人哲思与情感的结合。
诗词测试:
选择题: 诗中“晓色”指的是什么时候?
A. 晚上
B. 中午
C. 清晨
D. 黄昏
填空题: “鸡鸣关树白”描绘的是___的景象。
判断题: “湘浦行捐佩”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的追求。 (对/错)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