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07:18: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07:18:10
九折刺史坂,七擒丞相桥。
沉黎汉原古,严道蜀关遥。
策马冰槽滑,乘橇雪泞消。
我行再经此,感慨一长谣。
在九折的刺史坂上,经过七擒丞相的桥。
沉沉的黎汉原野古老而悠远,严道的蜀关遥不可及。
策马驰骋,冰面滑腻;乘坐雪橇,雪水已然消融。
我再次经过此地,感慨万千,吟唱起长长的歌谣。
杨慎(1488年-1559年),字震之,号止庵,明代文学家、政治家,以其诗文见长。他在明代文坛上有一定的影响,尤其在诗歌创作方面,风格清新、典雅。
《大相公岭》创作于杨慎的游历之中,诗中描绘了蜀道的险峻与自然的壮丽,蕴含着诗人对历史的深沉感慨。诗歌表达了他对古蜀地的敬仰与对历史变迁的沉思。
《大相公岭》是一首描绘蜀道险峻与自然景观的古诗,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与自然的深刻反思。开篇以“九折刺史坂”引入,便让人感受到蜀道的险峻与复杂,刺史坂的九折回环仿佛在诉说着无数过客的艰辛与奋发。接着提及“七擒丞相桥”,更是将历史人物诸葛亮的智慧与勇气融入诗中,形成一种历史与现实的交融。
诗中描绘的自然景象,“沉黎汉原古,严道蜀关遥”,不仅展现了自然的壮丽,也隐喻着时间的流逝与历史的深远。诗人在“策马冰槽滑,乘橇雪泞消”中,描绘了自己在严酷环境中行走的情景,凸显出旅途的艰辛与生命的挑战。
最后一句“我行再经此,感慨一长谣”,将前面的景象与内心感受结合,表达出对历史与人生的思考,使整首诗在景与情的交融中达到高潮。通过对蜀道的描绘,诗人不仅表达了对历史的敬意,也反映了人们在自然面前的渺小与无奈。
整首诗通过对蜀道险峻环境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敬畏与对生命艰辛的感悟。诗人在行走中思考,最后形成了对过往的深刻感慨,反映了人对自然与历史的感悟。
诗中提到的“九折刺史坂”象征着什么?
“七擒丞相桥”中的丞相是指谁?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感受?
李白的《蜀道难》同样描绘了蜀道的艰险,但更侧重于对困苦的直接描述与情感的宣泄,而杨慎的《大相公岭》则在描写中更注重历史的回顾与感悟,形成了不同的艺术风格。李白的豪放与杨慎的沉思,展现了不同的文学气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