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5:23: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5:23:08
登城望西崦,数家斜照中。
柴荆昼亦闭,乃有太古风。
惨淡起炊烟,寂历下钓筒。
土瘦麦苗短,霜重桑枝空。
恐是种桃人,或有采芝翁。
何当宿楼上,月明照夜舂。
登上城头望向西边的山峦,几户人家的房屋在斜阳下显得模糊。
柴门和荆棘在白昼时也紧闭,仿佛有一种古老的风情。
淡淡的炊烟升起,静静地垂钓的渔筒旁显得十分寂静。
土壤贫瘠,麦苗稀短,霜重得使得桑树的枝条空荡荡的。
或许是桃树种植者,或者是采摘灵芝的隐士。
什么时候才能在楼上过夜,明月照耀着夜晚的舂米呢?
作者介绍: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诗人。他以爱国情怀和深厚的人文情怀著称,作品多涉及山水田园与历史感悟。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陆游晚年,他的生活经历了多次政治波折,对国事的忧虑与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在诗中交织,表现出一种对安宁生活的渴望。
《登城望西崦》是一首描绘乡村风景与内心感受的诗作。全诗通过登高远眺的视角,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与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开篇的“登城望西崦”,将读者的视线引向远方的山峦,展现出一种开阔的视野。随着视线的延伸,诗人目睹了几户人家的生活状态,柴门紧闭,给人一种宁静而又孤寂的感觉。
诗人描绘的自然环境,如“惨淡起炊烟”,不仅仅是对乡村静谧生活的描写,更是情感的寄托,表达了他对简单生活的向往与对时光流逝的感伤。“土瘦麦苗短,霜重桑枝空”,通过对土地与庄稼的细致刻画,反映出农民生活的艰辛与不易,展现出诗人对社会现状的关注。
最后,诗人用“何当宿楼上,月明照夜舂”表达了对宁静夜晚的渴望,月光下的舂米不仅象征着生活的平淡与安宁,也暗含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期待。整首诗情景交融,情感真挚,既有对自然的热爱,也有对人世无常的哲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乡村隐秘生活的描绘以及对宁静生活的渴望。陆游在城市与乡村之间的徘徊,表现出对安静生活的向往与对现实的忧虑,诗中充满了人文关怀与自然的和谐。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土瘦麦苗短”是用来描绘什么的?
诗人对“何当宿楼上”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月明照夜舂”中的“舂”指的是什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陆游与王维的作品都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但王维的诗歌更加注重意境的营造,情感较为内敛;而陆游则结合了个人的历史背景与社会现实,情感更加直接与饱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