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登城望西崦》

时间: 2025-04-27 15:23:08

诗句

登城望西崦,数家斜照中。

柴荆昼亦闭,乃有太古风。

惨淡起炊烟,寂历下钓筒。

土瘦麦苗短,霜重桑枝空。

恐是种桃人,或有采芝翁。

何当宿楼上,月明照夜舂。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5:23:08

原文展示:

登城望西崦,数家斜照中。
柴荆昼亦闭,乃有太古风。
惨淡起炊烟,寂历下钓筒。
土瘦麦苗短,霜重桑枝空。
恐是种桃人,或有采芝翁。
何当宿楼上,月明照夜舂。

白话文翻译:

登上城头望向西边的山峦,几户人家的房屋在斜阳下显得模糊。
柴门和荆棘在白昼时也紧闭,仿佛有一种古老的风情。
淡淡的炊烟升起,静静地垂钓的渔筒旁显得十分寂静。
土壤贫瘠,麦苗稀短,霜重得使得桑树的枝条空荡荡的。
或许是桃树种植者,或者是采摘灵芝的隐士。
什么时候才能在楼上过夜,明月照耀着夜晚的舂米呢?

注释:

  • :指城墙或城楼。
  • 西崦:西边的山峦。
  • 柴荆:柴门与荆棘,表示乡村的简陋。
  • 太古风:古老的风情或气息。
  • 惨淡:形容气色暗淡。
  • 起炊烟:指家家户户开始做饭时冒起的烟。
  • 钓筒:指钓鱼用的筒,表示安静的环境。
  • 土瘦麦苗短:形容土地贫瘠,麦子生长不良。
  • 霜重桑枝空:霜冻使得桑树的枝条失去生机。
  • 桃人:种桃树的人,代表隐者。
  • 采芝翁:采集灵芝的老者,象征追求长生不老的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诗人。他以爱国情怀和深厚的人文情怀著称,作品多涉及山水田园与历史感悟。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陆游晚年,他的生活经历了多次政治波折,对国事的忧虑与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在诗中交织,表现出一种对安宁生活的渴望。

诗歌鉴赏:

《登城望西崦》是一首描绘乡村风景与内心感受的诗作。全诗通过登高远眺的视角,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与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开篇的“登城望西崦”,将读者的视线引向远方的山峦,展现出一种开阔的视野。随着视线的延伸,诗人目睹了几户人家的生活状态,柴门紧闭,给人一种宁静而又孤寂的感觉。

诗人描绘的自然环境,如“惨淡起炊烟”,不仅仅是对乡村静谧生活的描写,更是情感的寄托,表达了他对简单生活的向往与对时光流逝的感伤。“土瘦麦苗短,霜重桑枝空”,通过对土地与庄稼的细致刻画,反映出农民生活的艰辛与不易,展现出诗人对社会现状的关注。

最后,诗人用“何当宿楼上,月明照夜舂”表达了对宁静夜晚的渴望,月光下的舂米不仅象征着生活的平淡与安宁,也暗含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期待。整首诗情景交融,情感真挚,既有对自然的热爱,也有对人世无常的哲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登城望西崦:诗人站在城楼上,向西边的山峦眺望,设置了诗的空间背景。
  2. 数家斜照中:远处几户人家在夕阳的照耀下,显得格外静谧。
  3. 柴荆昼亦闭:乡村的门窗在白天也紧闭,暗示出一种与世隔绝的生活状态。
  4. 乃有太古风:在这样的环境中,感受到了一种古老的气息。
  5. 惨淡起炊烟:起炊烟的景象显得苍凉,透出生活的艰辛。
  6. 寂历下钓筒:静寂的环境中,钓鱼的渔筒显得孤独。
  7. 土瘦麦苗短:土地贫瘠,麦苗生长不良,反映出农业的困境。
  8. 霜重桑枝空:霜冻之后的桑树显得空荡,表现出生命的脆弱。
  9. 恐是种桃人:或许是种桃树的人,象征着隐者的生活。
  10. 或有采芝翁:可能还有采芝的老人,代表追求长生的隐士。
  11. 何当宿楼上:诗人渴望在楼上过夜,表达对安宁的向往。
  12. 月明照夜舂:明月下的舂米,象征着宁静的生活。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土瘦麦苗短,霜重桑枝空”,工整的对仗使诗的节奏感增强。
  • 象征:如“桃人”和“采芝翁”,象征着隐士和追求长生的理想,表达人生哲学的思考。
  • 意象:炊烟、桑枝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清冷的乡村气息。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乡村隐秘生活的描绘以及对宁静生活的渴望。陆游在城市与乡村之间的徘徊,表现出对安静生活的向往与对现实的忧虑,诗中充满了人文关怀与自然的和谐。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西崦:象征着远方,寓意着诗人内心的向往。
  • 炊烟:代表着生活的气息与家庭的温暖。
  • 麦苗:象征着生机与希望,但在诗中却显得脆弱。
  • 桑枝:暗示着生活的艰辛与无常。
  • 月明:象征着宁静与美好,寄托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土瘦麦苗短”是用来描绘什么的?

    • A) 生活的富饶
    • B) 土地的贫瘠
    • C) 乡村的繁华
  2. 诗人对“何当宿楼上”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对喧闹生活的向往
    • B) 对宁静生活的渴望
    • C) 对繁华世界的追求
  3. “月明照夜舂”中的“舂”指的是什么?

    • A) 砍柴
    • B) 舂米
    • C) 冒烟

答案:

  1. B) 土地的贫瘠
  2. B) 对宁静生活的渴望
  3. B) 舂米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王维的《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陆游与王维的作品都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但王维的诗歌更加注重意境的营造,情感较为内敛;而陆游则结合了个人的历史背景与社会现实,情感更加直接与饱满。

参考资料:

  • 《陆游诗文集》
  • 《中国古诗词鉴赏》
  • 《宋代诗人研究》

相关查询

初入峡山效孟东野 戏赠少梁 游金牛洞题石壁上 休宁 西楼独上 朝中措 其四 藻侄比课五言诗,已有意趣,老怀甚喜,因吟 清湘驿送王柳州南归二绝 淳熙五年四月二日,直宿玉堂,怀旧二绝句 送许耀卿监丞同年赴静江倅四绝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斜行字 调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雉楼 三撇旁的字 仰首伸眉 髟字旁的字 非日非月 魚字旁的字 革字旁的字 恐怯 转移 胸有鳞甲 知心可腹 包含些的词语有哪些 遥遥在望 儿字旁的字 回旋进退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