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6:27: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6:27:48
杂诗,己卯自春徂夏,在京师作,得十四首 其十二
作者:龚自珍
楼阁参差未上灯,
菰芦深处有人行。
凭君且莫登高望,
忽忽中原暮霭生。
这首诗描写的是夜晚的景象:楼阁错落却未点亮灯光,沼泽深处有人走动。请你不要急着向高处眺望,因为在这朦胧的夜色中,中原的暮霭正悄然升起。
本诗没有直接引用成语或历史典故,但“中原”一词常被用来指代故乡或中华大地,承载着诗人对故土的思念和对未来的隐忧。
作者介绍:龚自珍(1792-1841),字楚材,号仁甫,清代著名诗人、散文家、政治家。他的诗歌以清新、婉约著称,常表现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清代中期,正值社会动荡和变革之时。诗人在京师生活,感受到城市的繁华与自然的宁静之间的对比。
这首诗通过描绘夜晚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于城市繁华背后宁静和自然的向往。开头的“楼阁参差未上灯”,描绘了一个略显寂静的城市夜景,给人一种未到的期待感。接着“菰芦深处有人行”,让人联想到在繁华之外的隐秘与安宁,仿佛在告诉读者,生活的另一面在于人们的日常往来与宁静的自然环境。
“凭君且莫登高望”,是对读者的劝告,提醒人们在追求高处的同时,不要忽视身边的美好与真实。而最后一句“忽忽中原暮霭生”,则让人感受到一丝忧虑,仿佛暗示着未来的不可知与变化。整首诗在意境上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使人思考繁华与自然、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关系。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反映了诗人对城市生活的观察,对自然的向往,以及对未来的思考。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菰芦”指什么?
诗人劝诫读者不要做什么?
“中原暮霭”象征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