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22:20: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22:20:20
交臂神峰未一登,梦吞丹篆亦何曾。
丈夫三十愧前辈,识字游山两不能。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自己年纪渐长却未能有所作为的感慨。尽管未曾亲身攀登那神峰,连在梦中吞下那美好的丹篆也从未实现。作为一个三十岁的男子,感到对前辈的愧疚,虽然识字,却连游山玩水的能力都没有。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龚自珍(1792-1841),字树人,号香溪,晚号湘舟,清代文学家、思想家。他是维新派的先驱,以创新的诗风和深邃的思想著称。
创作背景: 该诗写于清朝中期,时代背景动荡,社会变革加速,知识分子面临巨大的精神压力和困惑。诗人用自我反思的方式表达了对自身处境的不满与对前辈的敬仰。
这首诗传达了作者的自我反思与对人生的深刻思考。诗中“交臂神峰未一登”一语,蕴含着对理想未能实现的遗憾,表达了个人奋斗与理想目标之间的距离,体现了诗人心中的渴望与无奈。“梦吞丹篆亦何曾”则进一步加深了这种失落感,梦中的美好与现实的距离形成鲜明对比,突显出人生的无常。
“丈夫三十愧前辈”,在此句中,诗人以“丈夫”自称,表现出对社会责任与个人成就的深刻思考。三十而立,意味着诗人对于自我成就的期待与对前辈的敬仰,反映出他对年华的珍惜和对人生价值的追求。最后一句“识字游山两不能”则是对自身能力的清醒认识,表现出一种自嘲的幽默感,透露出他对自己现状的无奈与反思。
整首诗在艺术上采用了简练的语言和深刻的意象,通过简洁的表达揭示了复杂的情感,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魅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对理想未能实现的遗憾,反映出作者对人生价值与自我能力的思考,以及对前辈的敬仰和自我反省。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神峰”象征什么?
A. 现实生活
B. 理想与目标
C. 个人的经历
D. 自然景观
诗人在三十岁时感到什么?
A. 满足
B. 愧疚
C. 自信
D. 无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可对比王之涣的《登高》,两者都探讨了人生的理想与现实的距离,但王之涣更显豪情壮志,而龚自珍则更显沉思与自省。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