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西江月(十二之五)》

时间: 2025-05-01 00:26:41

诗句

二八谁家姹女,九三何处郎君。

自称木液与金精。

遇土却成三姓。

更假丁公锻炼,夫妻始结欢情。

河车不敢暂留停。

运入昆仑峰顶。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0:26:41

原文展示:

二八谁家姹女,九三何处郎君。
自称木液与金精,遇土却成三姓。
更假丁公锻炼,夫妻始结欢情。
河车不敢暂留停,运入昆仑峰顶。

白话文翻译:

谁家有二八岁的美丽姑娘?
何处有九三岁的英俊小伙子?
他们自称是木头的精华与金的精华,
但与土地相遇却会变成三姓之人。
更有丁公来锻造他们,
夫妻从此开始欢喜情深。
河车不敢停留片刻,
将他们运往昆仑山顶。

注释:

  • 二八:指的是十六岁到十八岁的年轻女子,形容年轻。
  • 姹女:美丽的女子。
  • 九三:指的是二十七岁到三十岁的男子。
  • 郎君:指年轻的男子,通常用于称呼恋人或爱人。
  • 木液:比喻木头的精华。
  • 金精:比喻金属的精华。
  • 三姓:指的是与土地结合后,可能带来的身份变化。
  • 丁公:指的是工匠,象征着创造与锻造的过程。
  • 河车:古代的一种运输工具,象征着流动与变化。
  • 昆仑峰:古代传说中的神山,象征着至高无上的理想和目标。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张伯端,宋代诗人,生活在北宋时期,作品以清丽脱俗、情感细腻著称。他的诗作常常表现对自然和人情的感悟,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宋代,反映了当时社会对美好爱情的向往与追求,通过对男女主人公的描绘,表现了爱情的纯真与美好。

诗歌鉴赏:

《西江月(十二之五)》通过优美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年轻男女之间的爱情故事。开篇以“二八谁家姹女,九三何处郎君”引入,生动展示了对爱情的渴望和期待。诗中使用了丰富的比喻,如“木液与金精”,既表现了人物的纯真与优秀,又隐喻了爱情的脆弱与珍贵。

接着,诗人提到“遇土却成三姓”,暗示爱情在现实中的变迁与不易。这里的“三姓”可能指的是身份的变化,象征着情感的复杂性和社会的现实压力。随后,借助“丁公锻炼”这一意象,诗人表达了爱情从相识到相知的过程,仿佛是经过工匠的精心打磨,才得以成就美好的情感。

最后两句“河车不敢暂留停,运入昆仑峰顶”则象征着爱情的坚持与追求,河车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生活的匆忙,而昆仑峰顶则代表爱情的理想境界,表达了对美好爱情的期盼与追求。

综上所述,这首诗在情感上充满了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具有深刻的哲理和丰富的意象,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二八谁家姹女:问世间哪家有年轻美丽的姑娘。
  2. 九三何处郎君:探寻何处有英俊的年轻男子。
  3. 自称木液与金精:他们自称是木与金的精华,意指出众。
  4. 遇土却成三姓:与土地结合后,身份发生变化,暗示现实中的爱情困难。
  5. 更假丁公锻炼:借助工匠的锻造,暗指爱情的培养与升华。
  6. 夫妻始结欢情:最终两人相知相爱,情感深化。
  7. 河车不敢暂留停: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追求爱情的紧迫感。
  8. 运入昆仑峰顶:将他们运往理想的境地,象征爱情的理想与追求。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年轻人比作“木液与金精”,强调其优秀的品质。
  • 对仗:整首诗的句式对称,增加了诗歌的韵律感。
  • 象征:昆仑峰顶象征理想的爱情,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渴望。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美好爱情为主题,表达了对理想爱情的向往和追求,体现了人们希望在现实中找到真爱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姹女:象征美丽与青春。
  2. 郎君:代表英俊与理想伴侣。
  3. 木液与金精:象征纯真与优秀。
  4. 三姓:暗示身份的变化与爱情的复杂。
  5. 丁公锻炼:象征爱情的锻造与成长。
  6. 昆仑峰顶:象征爱情的理想境界。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下列哪个词汇代表年轻美丽的女子?

    • A. 姹女
    • B. 郎君
    • C. 三姓
    • D. 丁公
  2. “河车不敢暂留停”中的“河车”象征什么?

    • A. 理想
    • B. 时间
    • C. 爱情
    • D. 身份
  3. 诗中提到的“昆仑峰顶”象征着什么?

    • A. 年龄
    • B. 理想爱情
    • C. 现实生活
    • D. 家庭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将进酒》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温庭筠的《梅花》

诗词对比

  • 张伯端的《西江月》与李白的《将进酒》均表现了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但前者侧重于爱情,后者则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慨与豪情。两者的情感基调各有不同,前者细腻柔和,后者豪放奔放。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词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
  • 《中国古代文学史》

相关查询

点绛唇(卢守席上) 菩萨蛮(施尉生日) 传言玉女·稽古堂前 鹊桥仙(乙丑七夕) 传言玉女(五月四日孙佥判四昆仲携具稽古堂观竞渡,有作) 玉楼春(丁卯四月一十三日书考会作) 鹧鸪天(乙丑八月十八日寿太孺人) 菩萨蛮·泉江三遇昌阳节 点绛唇(王园次施尉韵) 好事近(丙寅重阳)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怡和 眉低眼慢 爻字旁的字 鸟字旁的字 欠字旁的字 石字旁的字 折文旁的字 胡越一家 口诏 横眉瞪目 顺风转舵 佚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形迹可疑 包含侯的成语 霜行草宿 文章绝唱 拉大旗作虎皮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