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7:59: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7:59:26
春日田园杂兴
作者: 刘时可 〔宋代〕
土膏初动雨初收,草径茅亭趣最幽。
坐睡略无朝市梦,踏歌时有里闾游。
半丘秧秫醉堪酒,五亩树桑寒可裘。
老圃老农诚足学,不成吾道付沧洲。
春天的田园刚刚被甘霖滋润,泥土变得松软,雨水刚刚收起,草径旁的茅亭显得格外幽静。我坐在那里,懒懒地打个盹,似乎没有朝市的梦境,时不时传来乡间游玩的歌声。田野上,半丘的稻秧醉得可以酿酒,五亩的桑树在寒风中显得需要裘衣来保暖。老农在老园中劳作,确实值得我去学习,但我却无法将这道理化作实际,只能把它抛向大海。
刘时可,字士杰,号白云,宋代诗人,生于南宋时期,生活在一个相对安定的环境中。他的诗歌多描写自然田园景色,情感真挚,语言清新,流露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春日田园杂兴》创作于春天,正是万物复苏、农忙季节的开始,诗人通过描绘田园的宁静与自然的美好,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以及对世俗纷争的淡泊。
这首诗以春日的田园为背景,生动描绘了农田的生机与宁静。诗人在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气息,表现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首联通过“土膏初动雨初收”展示了春雨过后的田野景象,泥土松软,万物复苏,给人以希望。接着,诗人描绘了一个幽静的茅亭,坐在那里打盹,似乎与世无争,与自然融为一体。诗中“踏歌时有里闾游”则传达了田园生活的乐趣,村民们在田间地头欢快地歌唱,生动而富有生活气息。
在后两联中,诗人进一步描绘了田野的丰收景象,稻秧的醉意与桑树的寒冷形成鲜明对比,使人感受到自然界的变化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最后两句“老圃老农诚足学,不成吾道付沧洲”,则流露出一种对理想的追求与现实的无奈,虽然老农的勤劳值得学习,但诗人却感到无法完全融入这种生活,只能将自己的理想寄托于更远的地方。
整首诗通过描绘春日田园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生活的淡泊,体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理想的追求,反映了诗人心中那份宁静与安详的心境。
诗中提到的“草径茅亭”主要描绘了什么样的环境?
A. 繁华的市集
B. 宁静的田园
C. 热闹的街道
答案:B
“半丘秧秫醉堪酒”中“醉”字的含义是?
A. 醉酒
B. 茂盛
C. 沉醉于梦
答案:B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何种情感?
A. 满足
B. 无奈
C. 快乐
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