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8 22:41: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22:41:28
玉簟凉
作者: 史达祖 〔宋代〕
秋是愁乡。自锦瑟断弦,有泪如江。平生花里活,奈旧梦难忘。蓝桥云树正绿,料抱月几夜眠香。河汉阻,但凤音传恨,阑影敲凉。新妆。莲娇试晓,梅瘦破春,因甚却扇临窗。红巾衔翠翼,早弱水茫茫。柔指各自未翦,问此去莫负王昌。芳信准,更敢寻红杏西厢。
秋天是愁苦的故乡。自从那锦瑟断弦,泪水就像江水般流淌。生平在花丛中度过,但旧梦却难以忘怀。蓝桥和云树依然郁郁葱葱,想必这几夜抱月的梦香气依旧。银河阻隔着,但那凤凰的音声传递着遗恨,窗前的影子轻轻敲打着凉意。新妆下,莲花娇嫩试探着晨曦,梅花瘦弱得快要破春,为什么却要在窗前扇风呢?红巾衔着翠翼,早已被辽阔的水淹没。柔美的手指各自未曾剪短,问你此去是否不负王昌的情谊。芳信已经寄出,难道还敢再去寻那红杏西厢的梦?
作者介绍:
史达祖,字君实,号元白,宋代词人,以其词清丽脱俗著称。生于北宋,生活在南宋,作品多以抒情见长,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个人情感和自然景色。
创作背景:
《玉簟凉》创作于宋代,正值南宋时期,社会动荡,诗人常常借景抒情,表达内心的孤独与对故乡的思念。这首词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象,流露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与无奈。
《玉簟凉》是一首充满秋意的词作,诗人在词中将个人情感与秋天的景色相结合,营造出一种伤感而又美丽的氛围。开头以“秋是愁乡”点出主题,秋天不仅是季节的变换,更是诗人情感的映射。接着,诗人通过“锦瑟断弦”和“泪如江”的比喻,生动地描绘出内心的失落与缠绵的情感。平生在花丛中的生活与对旧梦的难忘形成鲜明对比,表现出一种对过往的追忆和对现实的无奈。
后半部分则通过蓝桥、银河等意象,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孤独感。特别是“新妆”、“莲娇试晓”等描写,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与生命的脆弱,令人感受到生命的流逝和时光的无情。结尾处的“芳信准,更敢寻红杏西厢”则回归到对情感的探寻,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爱情的向往与追求。
整首词在意象的运用上,既有自然的描绘,又有情感的寄托,展现了宋代词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人生感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秋天的感伤和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体现了浓郁的乡愁与对爱情的追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秋是愁乡”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快乐
B) 愁苦
C) 无所谓
D) 兴奋
“泪如江”中的“江”象征什么?
A) 自然风光
B) 眼泪的无尽流淌
C) 快乐的回忆
D) 生活的富足
诗中提到的“蓝桥云树”主要描绘了什么?
A) 诗人的思乡情
B) 自然的美丽
C) 生活的繁华
D) 娱乐的场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可以将史达祖的《玉簟凉》与李清照的《如梦令》进行对比。两者都表现出强烈的思乡情感与对往昔的怀念,但李清照的作品更侧重于情感的细腻与深刻,而史达祖则通过丰富的自然意象传达了个人的孤独与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