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0:15: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0:15:11
八声甘州 登灵岩,和吴梦窗韵
作者:易顺鼎 〔清代〕
倒阑干入海古台边,珠帘夜飘星。
葬红楼金屋,春空笑语,花影如城。
屧廊无人照水,浪卷太湖腥。
一阵东风过,都是秋声。
蠡网千丝可借,待招来艳魄,相惜惺惺。
看镜中天地,吴越一家青。
浸残霞燕窗莺户,问何年舍作白鸥汀。
斜阳里独寻僧去,辇路苔平。
这首词描绘了在古台边俯瞰大海的景象,夜晚的珠帘在星光下轻轻飘动。那红楼金屋里仿佛传来春天的笑语,花影似乎构成了一座城池。走在空荡荡的廊子里,没人照映水面,浪花卷起太湖的腥味。一阵东风吹过,仿佛带来了秋天的声音。
千丝万缕的渔网可以借用,期待能招来艳丽的景色,彼此相惜的情感在心中涌动。看着镜中的天地,吴越大地是一家亲。浸染着残霞的窗前,燕子与莺儿的窗户旁,我不禁问道,何年才能在这里归隐,做一只白鸥?
在斜阳下,我独自去寻找僧人,走在苔藓覆盖的平坦小路上。
作者介绍
易顺鼎,清代诗人,擅长词作,作品风格清丽,情感细腻。他的诗词常常融情于景,具有较强的抒情性。
创作背景
这首词创作于清代,诗人或是在游历灵岩时,感受到自然景色与人文情怀的交融,因而写下此词。时代背景下,文人常常寄情于山水,表达对生活的感悟。
易顺鼎的《八声甘州》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词的开头便以古台边的倒阑干引入,给人一种时空交错的感觉。随后的珠帘飘动,既是自然景象的描绘,也暗含了思绪的飘渺,展现出诗人对过往美好的追忆。
“葬红楼金屋,春空笑语”,这里的“葬”字尤为引人注目,仿佛在诉说着繁华背后的无奈与失落。接下来的“屧廊无人照水,浪卷太湖腥”则通过具体的景象,表现出一种孤独的情感,诗人似乎在寻找一种归属感与心灵的慰藉。
东风与秋声的呼应,让人感受到季节的变迁与生命的无常,而“蠡网千丝可借”则是一种对自然的依赖与期待,暗示着人与自然的深厚联系。
最后的“白鸥汀”与“斜阳里独寻僧去”,更是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抒发了对人生哲学的思考。整首词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的敬畏。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词通过描绘自然与人文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过往繁华的深切怀念,展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哲理的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珠帘夜飘星”表现了什么意象?
A. 生活的繁华
B. 孤独的思念
C. 自然的宁静
“葬红楼金屋”中“葬”字的意义是什么?
A. 迎接新生
B. 失去繁华
C. 寻找归属
“浸残霞燕窗莺户”表现了诗人对什么的向往?
A. 繁华的生活
B. 自由的生活
C. 田园的生活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