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5:27: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5:27:58
醉桃园(送春)
作者: 赵鼎 〔宋代〕
青春不与花为主。
花正开时春暮。
花下醉眠休诉。
看取春归去。
莺愁蝶怨春知否。
欲问春归何处。
只有一尊芳醑。
留得青春住。
青春不应与花争主。在花正盛开、春天却渐渐逝去时,花下沉醉入眠不再诉说。只看这春天慢慢离去。黄莺愁苦,蝴蝶怨恨,春天难道知道吗?想要问春天归去何处,只有一杯美酒,才能留住青春的身影。
这首诗没有明显的历史典故,但它体现了古代文人对春天的深切情感和对青春流逝的感慨,类似的主题在中国古代诗词中屡见不鲜。
赵鼎,字君实,号岳阳,宋代词人,曾任知州等职,因其政治抱负与时局的矛盾而经历波折。他的诗词多描写自然景色与人情,情感细腻。
这首诗创作于春天,诗人借助春天的花开花落,表达生命的无常与对青春的珍惜,反映了对时光流逝的感叹。
《醉桃园(送春)》是赵鼎的一首抒情诗,整首诗通过描写春天的来去,表达了对青春短暂、时光易逝的深切感慨。诗中以“花”为媒介,象征着青春的美好与短暂。开头的“青春不与花为主”直接指出了花与青春的关系,暗示青春不应被花的盛开所主宰,但花正盛开时,春天却已接近尾声,诗人以此抒发对春天即将离去的惋惜之情。
接下来的“花下醉眠休诉”则展现了诗人宁愿在花下沉醉入睡,不愿诉说青春的流逝,这种选择反映了诗人对现实的逃避与对美好瞬间的留恋。“莺愁蝶怨春知否”这一句,黄莺与蝴蝶的愁苦与怨恨,形成了生动的意象,象征着自然界对春天离去的敏感与悲伤。
最后两句“只有一尊芳醑,留得青春住”,则是诗的高潮,强调了美酒的价值,暗示借酒来延续青春的愿望,表现了人对于美好时光的追求与留恋。
整首诗运用简洁而富有韵味的语言,描绘出春天的绚丽与即将逝去的青春,情感深邃,意境悠远,给人以深思和启迪。
整首诗围绕着对青春与时光流逝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瞬间的珍惜与对生命无常的理解,同时也体现了对自然景物的深情观察与思考。
诗中提到的“芳醑”指的是什么?
A. 一种花
B. 美酒
C. 一种乐器
“莺愁蝶怨”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快乐
B. 忧愁
C. 愤怒
诗的主题主要围绕哪个方面?
A. 对战争的感慨
B. 对青春和时光流逝的思考
C. 对自然风光的描写
与李清照的《如梦令》相比,赵鼎的《醉桃园》更注重春天的离去与青春的流逝,而李清照则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细腻描写与感伤。两者都反映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时间无情流逝的感慨,但风格上各有千秋,前者更为沉郁,后者则更显柔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