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0:27: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0:27:39
水调歌头·屋下疏流水
作者:赵鼎 〔宋代〕
屋下疏流水,屋上列青山。
先生跨鹤何处,窈窕白云间。
采药当年三径,只有长松绿竹,霜吹晚萧然。
举酒高台上,仿佛揖群仙。
转银汉,飞宝鉴,溢清寒。
金波万顷不动,人在玉壶宽。
我唱君须起舞,要把嫦娥留住,相送一杯残。
醉矣拂衣去,一笑渺人寰。
在屋下有潺潺流水,屋上则是青翠的山峦。
您那位高人骑鹤而去,不知在那幽静的白云之间?
当年采药的三条小径,只有苍松绿竹,
在霜风吹拂下显得萧索。
在高台上举杯畅饮,仿佛向群仙致敬。
银河流转,宝镜飞舞,清寒溢满四周。
金色的波涛在万顷之间不动,人则在这玉壶般的天地宽阔。
我唱歌你须起舞,想要把嫦娥留住,与我共饮这一杯残酒。
醉意朦胧中拂衣而去,微笑着渺然于人世间。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赵鼎(1080年-1160年),字伯琦,号涧溪,北宋末年著名的诗人和政治家。他的诗风清新、意境高远,常表达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水调歌头·屋下疏流水》写于赵鼎隐居时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深情与对生活的感悟,表达了对高人隐士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友人的思念。
《水调歌头·屋下疏流水》是一首融合了自然景观与个人情感的诗作。诗的开头描绘了一个宁静的自然环境:屋下流淌着清澈的流水,屋上青翠的山峦构成了一幅和谐美丽的画卷。这种自然的描写不仅为全诗奠定了基调,也让人感受到一种宁静而清新的氛围。
随后,诗人提到“先生跨鹤何处”,引发了对隐士高人的思考,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追忆和对友人现状的关切。诗中的“采药当年三径”暗示了诗人对人生选择的反思,隐士的生活似乎是理想的选择,但现实中却常常是孤独与萧瑟。
高台举酒之际,诗人的情感达到高潮,仿佛与群仙共饮,展现了他对超然生活的向往。通过“我唱君须起舞”的号召,诗人传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希望与友人共同把酒言欢,并希望能留住那份美好。
诗的结尾处,醉意朦胧中,诗人拂衣而去,微笑面对渺茫的人世,表现了对世俗的超脱与洒脱。整首诗在清风明月中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超然,给人以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隐士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友人情谊的珍视。同时,它也反映了对生命无常的感慨与对超然自得生活的追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所描绘的主要自然景观是什么?
A. 大海
B. 山川
C. 河流
诗中提到的“先生”指代的是什么样的人?
A. 普通人
B. 隐士或高人
C. 诗人自己
“我唱君须起舞”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什么期待?
A. 争吵
B. 共饮共舞
C. 离去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月下独酌》相比,赵鼎的《水调歌头·屋下疏流水》更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友人的情谊,而李白则更多展现了个人的孤独与对理想的追求。两者都体现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却在情感表达上各有侧重。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