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题淮阴侯庙十首》

时间: 2025-08-11 02:33:30

诗句

一时韩信为良犬,千古萧何作霸臣。

彼此并干名教罪,罪犹不逮谓斯人。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11 02:33:30

原文展示:

一时韩信为良犬,千古萧何作霸臣。彼此并干名教罪,罪犹不逮谓斯人。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一时之间,韩信被比作良犬,而萧何则被尊为千古霸臣。他们两人都触犯了名教的罪行,但他们的罪行还不足以被称作这样的人。

注释: 字词注释:

  • 一时:指某一时期。
  • 韩信:汉初名将,后因谋反被杀。
  • 良犬:比喻忠诚但最终被利用或牺牲的人。
  • 千古:指历史上长久的时间。
  • 萧何:汉初政治家,辅佐刘邦建立汉朝。
  • 霸臣:指有霸主之才的臣子。
  • 名教:指儒家所倡导的礼教和道德规范。
  • 罪犹不逮:罪行还不足以达到某种程度。

典故解析:

  • 韩信为良犬:韩信在汉初立下赫赫战功,但最终因政治斗争被杀,此处比喻其忠诚但命运悲惨。
  • 萧何作霸臣:萧何是汉初重要政治家,辅佐刘邦建立汉朝,此处赞扬其政治才能和历史地位。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邵雍(1011-1077),字尧夫,号安乐先生,北宋著名理学家、诗人。他的诗歌多表达对人生、社会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通过对韩信和萧何的评价,反映了作者对历史人物的看法,以及对名教和道德规范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韩信和萧何的对比,展现了作者对历史人物的深刻理解。韩信虽为良犬,但最终命运悲惨,而萧何则被尊为千古霸臣,显示了作者对历史人物的不同评价。诗中“彼此并干名教罪”一句,揭示了即使是历史上的杰出人物,也可能触犯名教的罪行,但他们的罪行还不足以被称作这样的人,表达了作者对历史人物复杂性的认识和对名教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一时韩信为良犬:比喻韩信在某一时期的忠诚和牺牲,但最终命运悲惨。
  • 千古萧何作霸臣:赞扬萧何的历史地位和政治才能。
  • 彼此并干名教罪:指出韩信和萧何都触犯了名教的罪行。
  • 罪犹不逮谓斯人:认为他们的罪行还不足以被称作这样的人,表达了作者对历史人物复杂性的认识。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韩信比作良犬,形象地表达了其忠诚但命运悲惨的境遇。
  • 对仗:诗中“一时”与“千古”,“韩信”与“萧何”形成对仗,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和对比效果。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韩信和萧何的评价,探讨了历史人物的复杂性和名教的深刻意义,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和道德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良犬:忠诚但最终被利用或牺牲的人。
  • 霸臣:有霸主之才的臣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一时韩信为良犬”中的“良犬”比喻什么? A. 忠诚的人 B. 牺牲的人 C. 被利用的人 D. 以上都是

  2. 诗中“千古萧何作霸臣”中的“霸臣”指的是什么? A. 有霸主之才的臣子 B. 忠诚的臣子 C. 牺牲的臣子 D. 被利用的臣子

  3. 诗中“彼此并干名教罪”中的“名教”指的是什么? A. 儒家所倡导的礼教和道德规范 B. 法律规范 C. 政治规范 D. 社会规范

答案:1. D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过零丁洋》文天祥:通过对历史人物的评价,表达了对忠诚和牺牲的思考。
  • 《滕王阁序》王勃:通过对历史人物的赞扬,展现了作者对历史和道德的深刻思考。

诗词对比:

  • 《题淮阴侯庙十首》与《过零丁洋》:两者都通过对历史人物的评价,探讨了忠诚和牺牲的主题。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邵雍的诗歌,有助于深入了解其诗歌风格和思想。
  • 《史记》:司马迁著,详细记载了韩信和萧何的历史事迹,有助于理解诗中的典故。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次李参政吏隐堂韵为昌化守陈仲平题 次雷州和朱彧秀才韵时欲渡海 辞朝 传示银杏兼简林谦之 青玉案(乙酉重九葛守坐上作) 如梦令 中秋前一夕携家步至北湖藉缛草久之和东坡湖 菩萨蛮(辛未七夕戏答张庆符) 醉落魄(和答陈景卫望湖楼见忆) 送菊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鹤行鸡群 心识 禁邸 爱毛反裘 癶字旁的字 先字旁的字 亠字旁的字 悼心失图 困废 三点水的字 提土旁的字 拂袖而去 眷眷不忘 踢天弄井 鼓吏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