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5:54: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5:54:52
卧病高秋留海浦,明日重阳更风雨。
杜门不出长苍苔,令我天涯心独苦。
篱角黄花亲手栽,近节如何独未开。
含芳閟采亮有以,使君昨暮徵诗来。
凌晨试遣霜根送,畚玉虽微甚珍重。
极知无意竞秋光,往作横窗岁寒供。
忆我初客天子都,西垣植此常千株,
结花年年应吹帽,始信南邦事尽殊。
愿得封培自今日,何间朱崖万家室。
秋香端不负乾坤,但愿箫管乱畴匹。
归去来兮虽得归,念归政自莫轻违。
他日采英林下酌,谁向清霜望翠微。
我因病在高秋的海边留连,明天重阳节又要遭遇风雨。
闭门不出,门前长满苍苔,让我在天涯感到孤独苦闷。
篱笆角落的黄花是亲手栽种的,眼看它快要开放,怎能独自等待?
花香虽美却被窗户阻隔,昨夜你寄来诗篇让我回想。
清晨试探送走霜根,虽然玉石微小却显得珍贵。
我知道无意中与秋光争辉,往年为窗前岁寒做伴。
记得我初到天子都城时,西墙上栽种了千株菊花,
年年开花时总要佩戴花帽,才相信南方的事物各有不同。
希望今天能得到封土的培育,何必在朱崖中间望万家灯火。
秋天的香气不会辜负天地,只愿箫声管弦在田间相伴。
归去虽可归,心念归政也不能轻忽。
日后采摘英华在林下畅饮,谁能在清霜中仰望翠微?
胡铨,宋代诗人,生平经历颇具传奇,曾任职于朝廷,后因政治原因而遭贬。其诗作风格独特,常以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结合,表达对生活的思考和感悟。
《送菊》创作于作者因病在家、重阳将至的时节,表达了对菊花的眷恋与思考,以及对人生和归属的感慨。重阳节是菊花盛开的时节,诗人通过黄花引发对生命、孤独及归属的深度思考。
《送菊》是胡铨在重阳节前夕,因病在家所作的一首诗,展现了他对菊花的热爱以及对孤独生活的感受。诗中通过“卧病高秋”的开头,直接引入了诗人的病痛与孤寂,暗示了一种对生命的无奈和对美好事物的渴望。菊花作为重阳节的象征,蕴含了长寿与坚韧的精神,诗人通过对黄花的思念,表达了对生命的珍重。
诗中反复提到的“归”字,既是对归家的渴望,也是对人生道路的思考。诗人在描绘自己病中的孤独时,内心却充满了对菊花的希望,体现了他对生命的执着与热爱。正如“秋香端不负乾坤”所言,尽管生活中有许多艰难,但秋天的香气与菊花的坚韧不屈,给予了诗人无限的力量与希望。
本诗表达了诗人对菊花的热爱、对生活的思考,以及对孤独与归属的感慨。通过菊花的象征,展现了生命的坚韧与希望。
《送菊》是哪位诗人所作?
A. 杜甫
B. 胡铨
C. 李白
D. 白居易
“明日重阳更风雨”中的“重阳”指什么节日?
A. 中秋节
B. 元宵节
C. 重阳节
D. 春节
诗中提到的“黄花”指的是什么花?
A. 玫瑰
B. 菊花
C. 荷花
D. 兰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