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5:08: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5:08:54
沁园春(闲居)
作者: 王质 〔宋代〕
二百年间,十二时中,悲欢往来。
但盖头一把,容身方丈,无多缘饰,莫遣尘埃。
屈曲成幽,萧条生净,野草闲花都妙哉。
家无力,虽然咫尺,强作萦回。
竹斋。向背松斋。
须次第春兰秋菊开。
在竹篱虚处,密栽甘橘,
荆桥斜畔,疏种香梅。
山芋羹,地黄酿粥,冬后春前皆可栽。
门通水,荷汀蓼渚,足可徘徊。
在这两百年间的时光里,悲欢离合不断交替。
我只需要一顶简单的盖头,处于一个方寸之地,
没有多余的装饰,不要让尘埃侵扰。
曲径通幽,环境清幽,野草闲花都显得那么美妙。
家境困窘,虽然近在咫尺,却强作缠绵回旋。
竹子制成的书斋,背靠松林,
春天的兰花和秋天的菊花都要依次盛开。
在竹篱的空隙中,密密麻麻地种上甘橘,
在荆桥斜旁,稀稀落落地种上香梅。
山药做成羹,地黄酿成粥,冬末春初都可以种植。
门口通往水边,荷花、芦苇交错,足以让我徘徊。
作者介绍:王质,宋代著名诗人,生平较少,作品以清新自然见长,擅长描写田园生活。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宋代,反映了作者对简朴闲居生活的向往,具有哲理性和现实性,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世纷扰的淡泊。
《沁园春(闲居)》是一首描绘闲适生活的诗作,作者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清新的意象,展现了对简约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向往。诗中“二百年间,十二时中,悲欢往来”开篇即以时间的流逝引入,暗示人生的无常与变化。接着,作者以“盖头一把,容身方丈”点出其对简约生活的追求,强调不需繁华的装饰,反而要保持内心的宁静。
在自然描写上,诗中提到“野草闲花都妙哉”,表达了对自然美的赞美,显示出一种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态度。通过描绘竹斋、松斋的景象,展现出一种清幽的生活环境,进一步深化了对自然的依恋。
诗的后半部分则通过具体的种植描写,展现了作者自给自足的理想生活状态,表现出一种朴素的幸福感。在“山芋羹,地黄酿粥”的细节中,传递出对生活的真实热爱与满足。
总的来说,这首诗不仅是对闲居生活的赞美,更是对自然、生活、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体现了宋代文人对简约、自然、宁静的向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中表达了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强调了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重要性,同时也反映出对繁华生活的淡泊与反思。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家无力”是指什么?
诗中提到“竹斋”和“松斋”主要象征什么?
“山芋羹,地黄酿粥”体现了什么样的生活态度?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