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6:39: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6:39:07
黄河齧小吴,天汉失龟鳖。
灵原潭下藕烂死,只有菖蒲不生节。
白马桥边迎送胡,冀州断道无来车。
新堤筑得高嵽嵲,旧堤杵声未可绝。
黄河水流急,冲击着小吴的岸边,
天上的银河似乎也失去了龟和鳖的踪影。
灵原潭下的藕已经烂死,
只有菖蒲生长得没有节。
白马桥边迎来送去的是胡人,
冀州的道路断了,来不了车马。
新堤筑得高峻险峻,
旧堤的水声仍然无法消绝。
作者介绍:晁补之,字允和,号放翁,宋代诗人,以其词作和诗歌闻名。他的作品多描写自然风光及社会百态,风格豪放。 创作背景:诗作创作于北宋时期,正值国家动荡,社会动乱,表现出对家乡河流的思念和对民生艰难的感叹。
这首诗通过黄河的描写,反映了作者对家乡的深厚感情以及对国家动荡的关注。开篇以“黄河齧小吴”引入,生动地刻画了黄河水势的汹涌,象征着时代的变迁和自然的无情。接着提到“天汉失龟鳖”,表达了对过去美好事物的怀念与失落。藕的“烂死”与菖蒲“无生节”的对比,展现了生命的脆弱与顽强,暗喻着在动乱中,许多美好的东西都难以生存。
“白马桥边迎送胡”,则转向对社会现实的反思,表现出外族的入侵与国内交通的封闭,给人一种荒凉感。最后两句对新旧堤的对比,不仅揭示了防洪工程的艰辛,更隐喻着面对自然灾害的无奈与坚持。这首诗以自然景象为切入点,深刻地反映了作者对生活的思考与对社会动荡的忧虑,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色彩。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黄河和社会现实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社会动荡的忧虑,传递出作者对家乡与人民的深情关切。
诗词测试:
黄河在诗中象征什么?
“灵原潭下藕烂死”中“藕”代表什么?
诗中提到的“新堤”象征什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