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22:49: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22:49:07
乞骸安晚节,养疾卧空村。
月暗枭鸣树,船归犬吠门。
藜羹加糁美,黍酒带醅浑。
稚子能勤学,灯前与细论。
我乞求安静的晚年,因生病而躺在空旷的村庄里。
月光昏暗,树上传来枭鸣,船只归来,犬吠声响起。
藜麦做的羹汤加上米饭,黍米酒混浊而美味。
小孩子们能努力学习,灯下与我细细讨论。
本诗没有特别明显的典故,但提到的“藜羹”和“黍酒”在中国古代诗词中常用来表现朴素的生活和饮食文化,体现了诗人对平淡生活的向往。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诗人、词人和爱国志士。他的诗风豪放、情感真挚,作品多描写个人的经历和对国家的关怀。
《夏夜》写于陆游晚年,反映他在病痛中的思考与对生活的感悟。此时的陆游已身处穷乡僻壤,虽然生活清苦,但他依然心系教育,关心后代,展现了他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夏夜》是陆游在晚年时写的一首古诗,诗中展现了他对宁静生活的追求和对教育的重视。开篇“乞骸安晚节”表明了他希望安静度过晚年的愿望。在生病和孤独的环境中,诗人不仅没有感到沮丧,反而表现出一种平和的心态。
月暗枭鸣和犬吠声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安静而又略显孤寂的夏夜氛围,体现了他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感悟。接下来,诗人描绘了自己简单却美好的饮食,表明他对平淡生活的满足。
最后两句“稚子能勤学,灯前与细论”则突出了诗人对未来的寄托以及对教育的重视。尽管身处困境,他依然愿意传授知识,体现了他作为一位长者的责任感和对未来的希望。这首诗展现了陆游在逆境中不屈不挠的精神,蕴含着深厚的人文关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体现了陆游对安宁晚年的向往,展现了他在孤独与病痛中对生活的思考和对教育的重视,充满了对未来的希望与信心。
“乞骸安晚节”中“乞骸”的意思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食物是?
诗人在诗中希望与谁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