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8:59: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8:59:06
月生十五前,日望光彩圆。
月满十五后,日畏光彩瘦。
不见夜花色,一尊成暗酒。
匣中苔背铜,光短不照空。
不惜补明月,惭无此良工。
这首诗描绘了月亮的变化过程。月亮在十五之前逐渐变圆,阳光也显得明亮;而在十五之后,月亮逐渐变瘦,阳光则显得暗淡。夜晚的花朵失去了色彩,仿佛一杯暗淡的酒。匣子里藏着长满苔藓的铜器,光线短暂,无法照亮空旷的地方。我不惜去补充明亮的月光,却感到惭愧,因为我并没有这样的工艺和能力。
作者介绍: 刘猛是唐代诗人,他的诗风以清新、高远著称,常通过自然景象表达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一个描写月色变化的夜晚,反映了诗人对时间流逝和自然美的感悟,同时也蕴含着对自身才能的自省。
《月生》以月亮的变化为线索,展现了光与影、圆与缺的辩证关系。诗的开头描绘了月亮在农历十五之前的圆润,阳光照耀下显得光彩夺目,给人以希望和美好的感受。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月亮逐渐变瘦,阳光也开始显得微弱,象征着事物的无常与流逝。在这样的背景下,夜晚的花朵失去了色彩,暗淡的酒杯映射出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无奈。
诗中“匣中苔背铜”一句,巧妙地运用了意象,表达了时光对事物的侵蚀。铜器的锈蚀,正如人生的沧桑,令人感到惋惜。最后一句“惭无此良工”则展现了诗人对工艺与才华的渴望与无奈,暗示出一种自我反思和对理想的追求。整首诗在结构上层层递进,情感上由明亮渐渐走向黯淡,给人以深刻的思考与感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月亮变化的描绘,反映了人生的无常、光阴的流转,以及个人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的思考与自省。诗人通过自然景象表达了内心的孤独与渴望,揭示了人类在时间面前的脆弱与无奈。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月生”指的是哪个时刻?
A. 农历十五之前
B. 农历十五之后
C. 任何时候
“匣中苔背铜”这句中的铜器象征着什么?
A. 财富
B. 年久失修与遗忘
C. 珍贵的宝物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