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23:34: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3:34:17
作者: 顾协 〔明代〕
类型: 古诗词
衡门无过客,终日懒衣冠。
身贱埋名易,家贫徇俗难。
就风移卧榻,选竹作渔竿。
赖有青山色,长年得笑看。
在这大门紧闭的地方,没有过客来访,我整天懒得穿衣戴冠。
自己的身份卑微,埋没名声容易,而家境贫寒,却难以遵循世俗。
我任凭风吹,懒散地躺在床上,随手选了竹子做渔竿。
只要有青山的美景,终年都可以悠然自得地看着它。
本诗并没有直接引用历史典故,但通过描绘隐居生活与自然景色,体现了隐逸的思想,符合中国古代文人追求清净、超脱的生活理想。
作者介绍: 顾协是明代的一位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他的作品多反映隐逸生活与自然的和谐。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顾协隐居时期,反映了他对世事的淡泊和对自然生活的向往。诗中所描绘的场景与他的生活态度紧密相关,体现了他在逆境中追求内心平静的理想。
《自遣》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和清新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社会世俗的淡漠。开篇的“衡门无过客”设定了诗人的孤独与封闭,表现了他对外界的隔绝。接下来的“终日懒衣冠”更是强调了他对日常生活的懒散态度,表达了对世俗规范的无所谓。诗的中间部分,诗人提到“身贱埋名易,家贫徇俗难”,这两句反映了他对于自身地位的认知,虽然家境贫寒,但他却不愿随波逐流,显示出一种独立精神和拒绝世俗的勇气。最后两句“赖有青山色,长年得笑看”,则是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满足,尽管物质生活贫乏,但他却能够在青山的陪伴下享受内心的宁静,体现了他对自然的依赖与向往。整首诗在清新中透出淡淡的忧伤,却又在忧伤中蕴含了乐观的生活态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对世俗的淡漠,以及在自然中获得内心宁静的追求。
诗词测试:
诗中“衡门无过客”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选竹作渔竿”象征着诗人的哪种生活态度?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