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4:30: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4:30:04
寄芝庵书记
长老披一衲,家住白云乡。
吟思秋偏苦,诗名老更香。
筍根斜透壁,苔色冷侵床。
记得相逢处,松林正夕阳。
这位长老披着僧袍,居住在白云环绕的乡村。
他在秋天的吟咏中感到格外的苦涩,
而他的诗名随着时间的推移愈加芬芳。
竹笋的根斜斜地透过墙壁,
床上的青苔显得格外寒冷。
我记得我们相遇的地方,
松林中正值夕阳西下的美丽时刻。
作者介绍: 顾协是明代的一位诗人,活跃于文人圈子中,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而著称。他的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致、抒发个人情感,常常寄托着人生哲理。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作者在山林隐居时,表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诗中描绘的秋天景象、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对往昔相逢的怀念,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哲思。
整首《寄芝庵书记》以长老的视角描绘了一幅秋日的自然图景,透过简单的意象,表达了深刻的内心情感。诗人通过“长老”这一形象,传达出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体现出对清幽生活的向往与对诗意人生的追求。长老披袍的形象,既有宗教的沉静,也有对世俗的超然,形成鲜明的对比。
“吟思秋偏苦”,将秋天的萧瑟与内心的苦楚结合在一起,体现了诗人对季节变换的敏感与对时间流逝的感慨。诗名“老更香”则隐喻随着经历的积累,作品的深度与内涵愈加丰富,仿佛时间不仅没有消磨对诗人的热情,反而滋养了他的才华。
后两句“筍根斜透壁,苔色冷侵床”,描绘出一幅清幽的生活场景,充满了自然的气息。这一细节不仅丰富了诗的意境,也让人感受到隐士生活的孤独和冷清。最后一句“记得相逢处,松林正夕阳”,则在秋季的沉静中,带来了一丝温暖的回忆,抒发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友谊的怀念。整首诗在对比中展现了生命的哲学,既有孤独的叹息,又有对往昔的珍视,反映出诗人内心的丰富情感和深刻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通过描绘秋天的自然景象与长老的内心感受,探讨了时间的流逝、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对人生的思考。诗人在孤独中感受到生命的美好,同时也对过往的友谊充满怀念,体现出一种深沉而细腻的人生哲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长老”最可能指的是哪种身份?
A. 学者
B. 僧人
C. 文人
D. 农民
填空题:诗中“筍根斜透壁,苔色冷侵__”的下一句是?
判断题:诗中表现了对秋季的乐观情绪。
对 / 错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这些资料能帮助深入理解古诗词的艺术特点和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