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长安贼中寄题江南所居茱萸树》

时间: 2025-07-31 08:58:59

诗句

手种茱萸旧井傍,几回春露又秋霜。

今来独向秦中见,攀折无时不断肠。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31 08:58:59

原文展示: 长安贼中寄题江南所居茱萸树 手种茱萸旧井傍,几回春露又秋霜。 今来独向秦中见,攀折无时不断肠。

白话文翻译: 亲手种下的茱萸树,在旧井旁,经历了多少春露秋霜。 如今独自在秦中见到,每次攀折都令人心碎。

注释:

  • 茱萸:一种植物,古代有重阳节佩戴茱萸的习俗,寓意避邪和怀念。
  • 旧井傍:指诗人曾经居住的地方。
  • 秦中:指长安一带,古称秦地。
  • 攀折:折取茱萸,这里指回忆往事。
  • 断肠:形容极度悲伤。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武元衡,唐代诗人,曾任宰相,诗风清新,多写景抒情。此诗作于长安被叛军围困期间,诗人怀念江南旧居的茱萸树,表达了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和对时局的忧虑。 创作背景: 此诗是在长安被叛军围困的艰难时期,诗人通过寄题江南所居的茱萸树,抒发了对故乡的怀念和对时局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茱萸树这一意象,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和对时局的忧虑。诗中“手种茱萸旧井傍”一句,既展现了诗人对旧居的深情,也暗示了时光的流逝和变迁。“几回春露又秋霜”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时光流转的感慨。后两句“今来独向秦中见,攀折无时不断肠”,则直接抒发了诗人在长安被围困的艰难时期,对故乡的无比怀念和对时局的深切忧虑。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抒情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手种茱萸旧井傍”:诗人亲手种下的茱萸树,在旧井旁,象征着对故乡的深情和回忆。
  2. “几回春露又秋霜”:经历了多次春露秋霜,暗示了时光的流逝和变迁。
  3. “今来独向秦中见”:如今独自在秦中见到,表达了诗人在长安被围困的艰难时期,对故乡的无比怀念。
  4. “攀折无时不断肠”:每次攀折都令人心碎,直接抒发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和对时局的忧虑。

修辞手法:

  • 拟人:“攀折无时不断肠”中的“断肠”拟人化了诗人的情感,使其更加生动和强烈。
  • 对比:通过“旧井傍”与“秦中见”的对比,突出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时局的忧虑。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表达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和对时局的忧虑。通过茱萸树这一意象,诗人抒发了在艰难时期对故乡的无比怀念和对时局的深切忧虑。

意象分析:

  • 茱萸:象征着故乡和回忆,寓意避邪和怀念。
  • 旧井傍:象征着诗人曾经居住的地方,承载着诗人的深情和回忆。
  • 春露秋霜:象征着时光的流逝和变迁,强化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茱萸”象征着什么? A. 故乡和回忆 B. 避邪和怀念 C. 时光的流逝 D. 艰难的时局 答案:A. 故乡和回忆

  2. 诗中的“旧井傍”指的是什么? A. 诗人曾经居住的地方 B. 长安被围困的地方 C. 江南的某个地方 D. 秦中的某个地方 答案:A. 诗人曾经居住的地方

  3. 诗中的“攀折无时不断肠”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故乡的深切思念 B. 对时局的忧虑 C. 对茱萸的喜爱 D. 对春露秋霜的感慨 答案:A. 对故乡的深切思念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同样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
  • 杜甫《春望》:表达了诗人在艰难时期对国家的忧虑。

诗词对比:

  •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与武元衡此诗都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但王维的诗更多地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而武元衡的诗则更多地表达了对时局的忧虑。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全唐诗》:收录了武元衡的全部诗作。
  • 《唐诗鉴赏辞典》:提供了对唐代诗歌的详细鉴赏和解析。

相关查询

织锦图 买妾言 湖上感事漫成四小句 宫词十二首 其十 西溪曲 五湖宅诗 春草轩辞 览古四十二首 其二十六 采桑词 王承纲女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酉字旁的字 糹字旁的字 穷俭 小家子气 擅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面字旁的字 不可磨灭 迎风待月 两点水的字 一穷二白 合家 衣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七零八乱 指指戳戳 卜字旁的字 江山易改,禀性难移 上启 包含沃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