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甘露歌》

时间: 2025-05-01 13:49:44

诗句

天寒日暮山谷里。

的砾愁成水。

池上渐多枝上稀。

唯有故人知。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3:49:44

原文展示:

《甘露歌》

天寒日暮山谷里,
的砾愁成水。
池上渐多枝上稀,
唯有故人知。

白话文翻译:

在寒冷的黄昏,山谷里显得格外阴冷,
细小的石砾似乎愁苦得化为水流。
池塘的水边渐渐长出了许多树枝,
而树上的枝叶却愈加稀疏,
只有老朋友能理解这种情景。

注释:

  • 的砾:指小石头、沙砾。
  • 愁成水:形容愁苦之情如水般流淌,表达内心的忧伤。
  • 枝上稀:树上的叶子逐渐变少,象征着孤独与凋零。
  • 唯有故人知:只有老朋友能理解诗人此时的情感,表明亲密的友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安石(1021年-1086年),字介甫,号半山,晚号穷睇,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他以推行新法和精湛的诗词而著称,诗风清新自然,具有深厚的哲理性。

创作背景:

《甘露歌》创作于王安石晚年,正值其政治生涯的波折期,个人情感和对人生的思考在诗中得到了体现。诗中透露出对朋友的思念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反映了他在孤独中对友谊的珍视。

诗歌鉴赏:

《甘露歌》以清新而凝练的笔触,描绘了寒冷黄昏时山谷的孤寂与忧伤。首句“天寒日暮山谷里”直接设定了情景,给人一种凄凉的感觉,寒冷的天气和即将落下的夕阳,暗示着生命的无常与孤独。接下来的“的砾愁成水”,通过将石砾与愁苦相联系,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忧伤,这种情感甚至化为泪水般流淌。

“池上渐多枝上稀”则通过对比手法,展现出自然界的变化:池塘旁的树木渐渐茂盛,而树上的叶子却愈加稀疏,象征着生机与凋零并存的状态。最后一句“唯有故人知”则将整首诗的情感升华,强调了在这种孤独与愁苦的情境中,只有知交才能理解内心的深情厚谊,体现了王安石对友谊的珍视与渴望。

整体而言,《甘露歌》虽然短小,却深刻地揭示了人们在生活中常有的孤独感与对友谊的向往,展现了王安石对生命与情感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天寒日暮山谷里:设置了寒冷的环境和黄昏的时刻,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
  2. 的砾愁成水:将自然景象与内心情感结合,突显内心的忧伤。
  3. 池上渐多枝上稀:对比池边的繁茂与树上的稀疏,象征着生与死、希望与失落的对立。
  4. 唯有故人知:强调了知己在孤独时的重要性,反映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愁苦比作水,形象地表达情感。
  • 对比:池边与树上的反差,增强了诗的情感张力。
  • 排比:通过一系列自然景象的描写,增加了诗的层次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谊的渴望和对孤独的感慨,突显了在寒冷与孤独中,知心朋友的重要性。它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刻的情感,展示了人性中对情感的追求与依赖。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寒冷:象征孤独与无助。
  • 日暮:代表生命的衰退与时间的流逝。
  • 山谷:隔绝的环境,暗示孤立无援。
  • 的砾:细小的石头,象征生活中的琐碎与忧伤。
  • 故人:知心朋友,象征温暖与理解。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甘露歌》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王安石
    C. 杜甫
    D. 白居易

  2. “的砾愁成水”中的“的砾”指的是什么?
    A. 大石
    B. 小石头
    C. 泪水
    D. 大海

  3. 诗中强调了什么情感?
    A. 爱情
    B. 友情
    C. 亲情
    D. 自然

答案:

  1. B. 王安石
  2. B. 小石头
  3. B. 友情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李白
  • 《赠友人》 王维

诗词对比:

  • 《静夜思》:同样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但更多地侧重于对故乡的情感。
  • 《赠友人》:王维通过自然景象表达对友人的思念,风格更为细腻。

参考资料:

  • 《王安石诗词全集》
  • 《宋代诗人传记》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迎春乐·菖蒲叶叶知多少 寄蓴姜法鱼糟蟹 闲燕堂联句 夜坐怀莘老司谏 秋夜病起怀端叔作诗寄之 元日立春三绝 醉蓬莱 次韵子由召伯埭见别三首 其一 拟题织锦图 和书天庆观贺秘监堂三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破口怒骂 仗势欺人 单耳刀的字 干字旁的字 艺结尾的成语 转祸为福 苒弱 倒八字的字 祗懔 一去不返 包含蹭的词语有哪些 养堂 系滞 伽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禾字旁的字 乳彘 允文允武 旡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