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2:22: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2:22:16
将归江淮书
作者: 张乔 〔唐代〕
东风摇众木,即有看花期。
紫陌频来日,沧洲独去时。
郡因兵役苦,家为海翻移。
未老多如此,那堪鬓不衰。
东风摇曳着树木,花期即将来临。
沿着紫陌(小路)频繁而至的日子,沧洲却是独自离去的时刻。
因战乱,郡县饱受兵役之苦,家乡则因海潮而不断迁移。
未老就已如此,何况头发已然斑白。
诗中提到的“东风”常用于描绘春天的到来,而“紫陌”则是古代诗歌中常用的意象,象征着归乡与思念。沧洲作为一个地名,也在诗中用来传达作者对故乡的深切怀念和惆怅。诗中暗含的兵役与家乡迁移则反映了唐代社会动荡的背景。
作者介绍: 张乔是唐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但他的诗作多反映了社会动荡和个人的思乡之情,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唐代,正值社会动荡与战乱频发之际,诗人身处这样的环境中,难免对故乡的思念和对生活的感慨。
《将归江淮书》是一首充满感情的诗,张乔通过自然景象与个人经历的交织,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开头的“东风摇众木”描绘了春天的生机,仿佛预示着美好的未来,但紧接着的“沧洲独去时”却带有一种孤独与凄凉的情感。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在“郡因兵役苦,家为海翻移”中达到了高潮,反映了战争对家庭和个人的深刻影响。最后一句“未老多如此,那堪鬓不衰”则透露出一种面对岁月流逝的无奈与伤感,既有对过往岁月的追忆,也有对未来不确定的担忧。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鲜明,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矛盾与挣扎。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是对家乡的深切怀念与对战乱生活的无奈,展现了人生的苦涩与对美好时光的追忆。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东风摇众木”意指什么?
A. 冬天的寒风
B. 春天的生机
C. 秋天的落叶
D. 夏天的炎热
“郡因兵役苦”反映了什么样的社会现象?
A. 社会安定
B. 战乱对生活的影响
C. 经济繁荣
D. 文化昌盛
诗人对自己年华流逝的感慨体现在哪一句?
A. 东风摇众木
B. 沧洲独去时
C. 家为海翻移
D. 未老多如此,那堪鬓不衰
答案: 1. B 2. B 3. D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