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3:23: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3:23:42
时节小寒过,林塘细雨来。
不眠知夜永,多病惜春回。
衰骨频欹枕,愁肠不遣杯。
邻鸡无意绪,钟漏递相催。
时节刚过小寒,林间水塘下起细雨。
辗转反侧无法入睡,深知夜晚漫长无尽;
身体衰弱常常靠在枕上,愁苦交加难以饮酒。
邻家的鸡毫无生气,钟声滴答催促着时间流逝。
诗中提到的“小寒”节气,反映了古代中国农历的气候变化,表现了对自然的敏感和季节的变化对心情的影响。
作者介绍:李以龙,明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作品表现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及对自然的细腻观察。李以龙的诗风多具清新高雅,常常融入个人情感与自然景物的描写。
创作背景:本诗创作于寒冷的冬季,反映了诗人在小寒节气时的内心感受与身体状况,体现了诗人对时节变换的思考以及对生命脆弱的感慨。
《寒夜》是一首抒情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在寒冷的冬季夜晚的内心独白。首句“时节小寒过,林塘细雨来”以自然景物入诗,营造出一种清幽的气氛,细雨的描绘使人感受到一种湿润而又清冷的气息;而“不眠知夜永,多病惜春回”则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因多病而辗转难眠,心中对春天的渴望与珍惜。这种身心俱疲的状态,不仅让人感受到诗人对生活的无奈,也引发对生命流逝的深思。后面两句“邻鸡无意绪,钟漏递相催”则以邻居的鸡鸣和钟漏声来映衬诗人的孤寂,时间的流逝在此刻显得尤为沉重。整首诗以感伤的情绪和对生命的思考为主线,展现了一个多病之人的内心世界,传达出一种对生命流逝的深切感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反映了诗人对生命的思考,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以及对健康和春天的渴望,传达出一种深沉的忧虑和思索。
诗词测试:
小寒节气通常在何时?
A. 1月5日或6日
B. 2月5日或6日
C. 12月5日或6日
诗中“愁肠不遣杯”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A. 轻松愉快
B. 忧伤沉重
C. 无所谓
诗人通过什么自然现象表达内心的孤独感?
A. 细雨
B. 明月
C. 清风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