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再赋二首呈奇父》

时间: 2025-05-03 07:18:50

诗句

香遍东园花一枝,寻花觅路忽成迷。

先生莫道心如铁,喜气朝来横角犀。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07:18:50

原文展示:

香遍东园花一枝,寻花觅路忽成迷。
先生莫道心如铁,喜气朝来横角犀。

白话文翻译:

东园的花香四溢,只摘下一枝,结果在寻花的路上迷失了方向。老师不要说我的心像铁一样坚硬,今天早上快乐的气氛像横生的角犀一样。

注释:

  • 香遍:香气遍布。
  • 东园:指东边的花园。
  • 花一枝:一支花。
  • 寻花觅路:寻找花朵和方向。
  • 忽成迷:突然迷失了方向。
  • 先生:老师、长辈的称呼。
  • 莫道:不要说。
  • 心如铁:比喻心情坚硬,没有感情。
  • 喜气朝来:早上带来的欢乐气氛。
  • 横角犀:形容一种美好和稀有的事物,犀牛的角象征着珍贵和独特。

典故解析:

“横角犀”可能指的是犀牛的独特角,象征着珍贵的事物,暗含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珍惜。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陈与义,字子美,号天池,南宋时期的诗人,擅长词曲,文风清新,气韵洒脱,作品多表现个人情感和自然景观。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南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诗人通过寻花的意象,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东园的花香”为引子,勾勒出一幅春日花园的美丽画面。开头一句描绘了花的芬芳,这种自然的美好让人心旷神怡。然而,随之而来的“寻花觅路忽成迷”则传达出一种迷惘的情绪,这暗示着人们在追寻美好事物时,可能会迷失方向,反映了对生活的思考与无奈。

“先生莫道心如铁”一句表达了对老师的亲切呼唤,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内心的柔软与敏感。诗人希望在面对生活的困扰时,外界的成见不应束缚内心的感受。最后一句“喜气朝来横角犀”则将注意力转向了生活的美好,犀角的独特象征着珍贵的快乐和幸福,显示了诗人对生活积极向上的态度。

整首诗在结构上呈现出一种对比和转换,前半部分的迷茫与后半部分的欢愉形成鲜明对比,表现出诗人对现实的深刻感悟。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香遍东园花一枝”:描绘花香四溢的美景,设定了诗的背景。
    2. “寻花觅路忽成迷”:表达寻觅美好时的迷失感,暗示人生的困惑。
    3. “先生莫道心如铁”:对老师的呼唤,反映内心的柔情。
    4. “喜气朝来横角犀”:象征快乐的独特与珍贵,传达积极的生活态度。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心情比作铁,形象地表达内心的坚硬与柔软。
    • 对仗:前后句对称,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花的描写,反映了对生活美好的向往,同时也表达了对迷茫与快乐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复杂的内心世界。

意象分析:

  • :象征美好与生命,传达对自然的热爱。
  • 东园:代表理想与向往之地。
  • 迷路:象征人生中的困惑与不确定性。
  • 犀角:象征珍贵的快乐与独特的生活体验。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香遍东园”中的“香”指的是什么?

    • A. 人的情感
    • B. 花的芬芳
    • C. 风的声音
    • 答案:B
  2. 诗中提到的“横角犀”象征什么?

    • A. 普通事物
    • B. 珍贵的快乐
    • C. 生活的烦恼
    • 答案:B
  3. 诗人呼唤“先生”的目的是?

    • A. 表达对老师的敬重
    • B. 寻求帮助
    • C. 反映内心情感
    • 答案: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辛弃疾《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
  • 李清照《如梦令》

诗词对比

  • 陈与义的《再赋二首呈奇父》与辛弃疾的《青玉案》都是描绘春天的美好景象,但陈与义更注重内心的感受与反思,而辛弃疾则侧重于豪放与壮阔的自然景观。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唐诗三百首》
  • 《词源通鉴》

以上内容为对陈与义《再赋二首呈奇父》的解析与赏析,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菩萨蛮 菩萨蛮 菩萨蛮 其十四 菩萨蛮 诗社丙申年会后作 菩萨蛮 其一 落梅,伤纬青亡妹 菩萨蛮十五首 其一 菩萨蛮 其十 菩萨蛮 菩萨蛮 菩萨蛮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父字头的字 及锋一试 不可无一,不可有二 立刀旁的字 包含审的成语 包含呐的词语有哪些 切要 包含织的成语 黍字旁的字 朋家 县城 梦寐颠倒 扑浣 聿字旁的字 麥字旁的字 分金掰两 有章可循 下死手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