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14: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14:53
杨花 其二
作者: 盛钰 〔清代〕
陶令门前寄此生,乱飘时节任纵横。
略经微雨全无影,才著春波便定情。
远岸草青同漠漠,隔林花艳自盈盈。
阳关唱罢凭谁引,好倩东风到渭城。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隐喻着人生的无常和情感的寄托。诗人在陶渊明的门前寄托了自己的人生,任凭春风乱飘,随意而行。经过细雨洗礼后,杨花的身影隐去,春水涌起,情愫渐浓。远处的草色青翠而模糊,林间的花朵则娇艳欲滴。阳关的曲子唱完了,谁来引导我呢?只希望东风能把我送到渭城。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盛钰,清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以抒情著称,擅长描绘自然景物与人生哲理。
创作背景: 本诗作于春季,正值杨花飘荡的时节,诗人借此景象抒发个人情感,反映出对自由与宁静生活的向往。
这首《杨花 其二》通过描绘春季的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情感的寄托。开篇便提到陶渊明,既是对田园隐居生活的向往,也是对其人生哲学的认同。诗中“乱飘时节任纵横”一句,生动地描绘了杨花随风飘荡的自由形态,仿佛象征着人生的无常与变幻。
在细雨过后,“略经微雨全无影”一语,既传达了春雨的温柔,又暗含了生活中经历的磨难与消逝。随之而来的“才著春波便定情”,则体现了春水的柔情与情感的萌芽,象征着春天带来的新生与希望。
后面的景象描写“远岸草青同漠漠,隔林花艳自盈盈”,展现了自然的美丽,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充满生机的氛围。最后一句“阳关唱罢凭谁引”,不仅表达了对离别的惆怅,也流露出对未来的期待与渴望。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理想的追求。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对人生的感悟与对自然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情感寄托的渴望。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陶令”指的是哪位诗人?
“阳关唱罢凭谁引”中的“阳关”是指?
诗中“略经微雨全无影”可理解为: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盛钰的《杨花 其二》与陶渊明的《归园田居》都表达了对自然与田园生活的向往,但盛钰更侧重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而陶渊明则强调归隐的宁静与自得。
推荐书目: